重复加卸载下微悬臂梁与基底粗糙面间的接触分析
中文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7页 |
·课题的研究背景和实际意义 | 第9-10页 |
·粗糙表面接触模型的研究概况 | 第10-14页 |
·经典接触模型 | 第10-11页 |
·统计学接触模型 | 第11-13页 |
·分形接触模型 | 第13-14页 |
·微结构法向动态接触的研究概况 | 第14-16页 |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16-17页 |
第二章 接触分析基础 | 第17-34页 |
·非线性有限元分析 | 第17-21页 |
·非线性有限元分析简介 | 第17页 |
·非线性有限元的类型 | 第17-20页 |
·材料非线性 | 第18页 |
·几何非线性 | 第18-19页 |
·边界非线性 | 第19-20页 |
·非线性有限元法的求解过程 | 第20-21页 |
·一般接触问题的求解 | 第21-27页 |
·界面接触条件的判定 | 第21-24页 |
·接触判定准则 | 第24页 |
·一般接触问题的有限元解法 | 第24-27页 |
·弹塑性问题的求解 | 第27-32页 |
·弹塑性问题重要准则 | 第27-30页 |
·屈服准则 | 第28页 |
·流动准则 | 第28-29页 |
·硬化准则 | 第29-30页 |
·弹塑性材料的本构关系 | 第30-31页 |
·弹塑性接触问题的求解 | 第31-32页 |
·小结 | 第32-34页 |
第三章 接触模型的建立 | 第34-53页 |
·接触几何模型的建立 | 第34-37页 |
·粗糙表面轮廓的表征方法 | 第34-35页 |
·具有分形粗糙表面的实体建模 | 第35-36页 |
·接触几何模型的建立 | 第36-37页 |
·摩擦接触动力学分析 | 第37-48页 |
·单个微凸体接触对二维接触状态分析 | 第38-41页 |
·二维接触对接触的变形分析 | 第38-39页 |
·二维接触对的力学分析 | 第39-40页 |
·总的法向力和摩擦力 | 第40-41页 |
·单个微凸体接触对三维接触状态分析 | 第41-43页 |
·三维接触对的变形分析 | 第41-42页 |
·三维接触对的力学分析 | 第42-43页 |
·总的法向力和摩擦力 | 第43页 |
·微悬臂梁的动力学分析 | 第43-47页 |
·自由状态下微悬臂梁的受力分析 | 第44-45页 |
·约束状态下微悬臂梁的受力分析 | 第45-46页 |
·微悬臂梁接触的动力学方程 | 第46-47页 |
·位移边界条件的确定 | 第47页 |
·工况条件的选择 | 第47-48页 |
·有限元分析的应用 | 第48-52页 |
·有限元接触算法求解器的选择 | 第48页 |
·ABAQUS/Explicit中接触算法的设定 | 第48-49页 |
·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第49-50页 |
·材料失效的判别准则 | 第50-52页 |
·接触界面粘着效应的考虑 | 第52页 |
·小结 | 第52-53页 |
第四章 数值模拟结果分析与讨论 | 第53-86页 |
·计算模拟参数确定 | 第53-55页 |
·接触副材料参数确定 | 第53-54页 |
·粗糙表面参数确定 | 第54页 |
·模型的几何参数确定 | 第54-55页 |
·表面接触力与节点位移的变化 | 第55-58页 |
·微悬臂梁的VonMises等效应力分析 | 第58-59页 |
·粗糙接触实体应力场的分布 | 第59-66页 |
·粗糙接触面的VonMises等效应力分布情况 | 第59-61页 |
·粗糙实体最大VonMises等效应力的变化 | 第61-64页 |
·应力分量沿法向深度的变化情况 | 第64-66页 |
·等效塑性应变的分布 | 第66-69页 |
·粗糙表面等效塑性应变的分布 | 第66-68页 |
·等效塑性应变沿深度的变化情况 | 第68-69页 |
·真实接触面积的变化 | 第69-72页 |
·重复接触-分离过程的能量分析 | 第72-76页 |
·外力功 | 第72-73页 |
·动能 | 第73-74页 |
·弹性应变能 | 第74-75页 |
·塑性耗散能 | 第75-76页 |
·不同参数对应力、应变等的影响 | 第76-85页 |
·不同加载力对应力、应变等的影响 | 第76-80页 |
·对VonMises等效应力分布的影响 | 第76-78页 |
·对等效塑性应变沿深度分布的影响 | 第78页 |
·对接触力的影响 | 第78-79页 |
·对接触面积的影响 | 第79-80页 |
·不同加载速率对应力、应变等的影响 | 第80-85页 |
·对VonMises等效应力分布的影响 | 第81-82页 |
·对等效塑性应变沿深度分布的影响 | 第82-83页 |
·对接触力的影响 | 第83-84页 |
·对接触面积的影响 | 第84-85页 |
·小结 | 第85-86页 |
结论与展望 | 第86-89页 |
本文的主要结论 | 第86-87页 |
主要创新点 | 第87页 |
研究展望 | 第87-89页 |
参考文献 | 第89-95页 |
致谢 | 第95-96页 |
个人简介 | 第96页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9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