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8页 |
ABSTRACT | 第8-10页 |
引言 | 第10-11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1-16页 |
1 药用缓释辅料的研究现状 | 第11页 |
2 药用辅料的表征研究 | 第11-12页 |
3 辅料的配伍变化 | 第12-13页 |
·药物与辅料的配伍变化 | 第12-13页 |
·辅料与辅料的配伍变化 | 第13页 |
4 缓释制剂体外释放度的研究状况 | 第13-14页 |
5 缓释片释药机制的研究 | 第14-16页 |
第二章 改良辅料Ⅱ的表征 | 第16-25页 |
1 仪器和试药 | 第16页 |
·仪器 | 第16页 |
·试药 | 第16页 |
2 常规实验 | 第16-18页 |
·性状 | 第16页 |
·检查 | 第16-18页 |
·不溶性物质 | 第16-17页 |
·糖类 | 第17页 |
·鞣酸 | 第17页 |
·干燥失重 | 第17-18页 |
3 影响制剂性能的功能性试验 | 第18-25页 |
·膨胀度的测定 | 第18页 |
·动力粘度的测定 | 第18-20页 |
·官能团的测定 | 第20-21页 |
·热稳定性研究 | 第21-22页 |
·酸碱度 | 第22-23页 |
·溶解度 | 第23页 |
·保水能力 | 第23-25页 |
第三章 改良辅料Ⅱ与其他辅料的配伍研究 | 第25-32页 |
1 仪器和试药 | 第25页 |
·仪器 | 第25页 |
·试药 | 第25页 |
2 改良辅料Ⅱ与不同填充剂的配伍变化 | 第25-26页 |
3 改良辅料Ⅱ与其他缓释辅料的配伍变化 | 第26-31页 |
·糊精为填充剂的配伍变化 | 第26-27页 |
·MCC 为填充剂的配伍变化 | 第27-31页 |
4 小结 | 第31-32页 |
第四章 喘平缓释片体外释放测定方法学的建立 | 第32-46页 |
1 仪器和试药 | 第32页 |
·仪器 | 第32页 |
·试药 | 第32页 |
2 紫外测定喘平缓释片方法学的建立 | 第32-36页 |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 第32页 |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 第32页 |
·阴性样品溶液的制备 | 第32页 |
·测定波长的选择 | 第32-34页 |
·线性关系考察 | 第34-35页 |
·精密度试验 | 第35页 |
·稳定性考察 | 第35页 |
·重复性考察 | 第35页 |
·加样回收率考察 | 第35-36页 |
3 高效液相测定喘平缓释片方法学的建立 | 第36-45页 |
·麻黄碱、伪麻黄碱含量测定方法学的建立 | 第36-42页 |
·仪器和试药 | 第36页 |
·色谱条件 | 第36-37页 |
·溶液的制备 | 第37页 |
·波长的选择 | 第37页 |
·专属性实验 | 第37-39页 |
·线性关系考察 | 第39-40页 |
·精密度试验 | 第40页 |
·重复性实验 | 第40-41页 |
·稳定性考察 | 第41页 |
·回收率实验 | 第41-42页 |
·东莨菪碱含量测定方法学建立 | 第42-45页 |
·色谱条件 | 第42页 |
·溶液的制备 | 第42页 |
·波长的选择 | 第42页 |
·专属性实验 | 第42-44页 |
·线性关系考察 | 第44页 |
·精密度试验 | 第44-45页 |
·重复性实验 | 第45页 |
·稳定性考察 | 第45页 |
·回收率实验 | 第45页 |
4 小结 | 第45-46页 |
第五章 改良辅料Ⅱ喘平缓释片体外释放度实验的研究 | 第46-71页 |
1 仪器和试药 | 第46页 |
·仪器 | 第46页 |
·试药 | 第46页 |
2 改良辅料Ⅱ喘平缓释片的制备 | 第46-47页 |
·喘平药材的处理 | 第46页 |
·缓释片的制备 | 第46-47页 |
3 紫外分光光度法研究改良辅料Ⅱ喘平缓释片体外释放度 | 第47-51页 |
·体外释放度实验 | 第47-48页 |
·释放度影响因素考察 | 第48-51页 |
·不同溶出方式对释放度的影响 | 第49页 |
·不同释放介质对释放度的影响 | 第49-50页 |
·不同转速对释放度的影响 | 第50页 |
·不同离子强度释放度的影响 | 第50-51页 |
4 高效液相法研究改良辅料Ⅱ喘平缓释片体外释放度 | 第51-67页 |
·体外释放度实验 | 第51-53页 |
·释放度影响因素考察 | 第53-67页 |
·不同溶出方式对释放度的影响 | 第53-55页 |
·不同释放介质对释放度的影响 | 第55-60页 |
·不同转速对释放度的影响 | 第60-62页 |
·不同离子强度释放度的影响 | 第62-67页 |
5 改良辅料Ⅱ缓释空白片与加药缓释片动力粘度的变化 | 第67-70页 |
6 小结 | 第70-71页 |
第六章 改良辅料Ⅱ缓释片释药机制的研究 | 第71-77页 |
1 释药理论 | 第71页 |
2 释药过程中动力学方程拟合 | 第71-72页 |
3 模型拟合释放曲线 | 第72-76页 |
4 小结 | 第76-77页 |
本文结论 | 第77-79页 |
1 结论 | 第77页 |
2 创新点 | 第77-78页 |
3 展望 | 第78-79页 |
参考文献 | 第79-83页 |
学习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83-84页 |
致谢 | 第8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