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林业论文--造林学、林木育种及造林技术论文--各林种造林论文--防护林论文--农田防护林论文

豫东平原农林间作竞争与控制研究

致谢第1-7页
摘要第7-8页
1 文献综述第8-12页
   ·研究背景第8-9页
   ·国内外研究进展第9-11页
   ·研究中存在的问题第11-12页
     ·不同树种混交林胁地规律的研究较少第11页
     ·不同克服技术应用在不同树种防护林带的合理性不太明确第11页
     ·应加大空间与时间上的研究尺度并引用信息技术第11-12页
2. 引言第12-14页
   ·研究目的与意义第12-13页
   ·研究内容第13页
   ·技术路线第13-14页
3.研究地点与研究方法第14-17页
   ·研究区概况第14-15页
     ·自然环境第14页
     ·样地选择与控制技术的实施第14-15页
   ·研究方法第15-17页
     ·根系生物量及根长研究方法第15页
     ·土壤含水量的测定第15页
     ·作物生物量的测定第15-16页
     ·土壤有机质含量的测定方法及计算方法第16页
     ·数据处理及分析方法第16-17页
4 结果与分析第17-46页
   ·不同树种结构防护林对作物种植区内土壤水分的影响第17-24页
     ·杨树防护林带作物种植区内土壤水分第17-22页
       ·杨树—牧草试验地土壤水分变化的情况第17-19页
       ·杨树—杂草试验地土壤水分变化的情况第19-22页
     ·泡桐防护林带作物种植区内土壤水分第22-24页
   ·不同树种结构防护林对作物种植区内土壤有机质的影响第24-33页
     ·杨树防护林带作物种植区内土壤有机质第24-30页
       ·杨树—牧草试验地土壤有机质的指标第24-27页
       ·杨树—杂草试验地土壤有机质的指标第27-30页
     ·泡桐防护林带作物种植区内土壤有机质第30-33页
   ·不同树种结构防护林内的根长及根量情况第33-39页
     ·杨树防护林带范围内根长及根量情况第33-37页
       ·杨树—牧草试验地根长及根量的分布情况第33-35页
       ·杨树—杂草试验地根长及根量的分布情况第35-37页
     ·泡桐防护林带范围内根长及根量情况第37-39页
   ·不同树种结构防护林对作物种植区内植株生物量的影响第39-46页
     ·杨树防护林带作物种植区内植株生物量第39-42页
       ·杨树—牧草试验地植株生物量情况第39-41页
       ·杨树—杂草试验地植株生物量情况第41-42页
     ·泡桐防护林带作物种植区内植株生物量第42-46页
5 结论与讨论第46-48页
   ·结论第46页
     ·三种模式的胁迫效应程度第46页
     ·两种克服技术的实施效果第46页
   ·讨论第46-48页
参考文献第48-52页
Abstract第52-53页

论文共5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泡桐属植物遗传多样性分析
下一篇:侧柏—山毛桃混交林枯落物分解动态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