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环境科学、安全科学论文--环境污染及其防治论文--水体污染及其防治论文

强化混凝工艺处理微污染含藻水的技术研究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8页
目录第8-11页
第1章 绪论第11-29页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第11页
   ·水体富营养化第11-13页
     ·形成及原因第11页
     ·水体富营养化的现状第11-12页
     ·水体富营养化的影响第12-13页
   ·藻类的的特征及污染现状第13-14页
     ·藻类的特征第13页
     ·藻类的污染现状第13-14页
   ·微囊藻毒素简介第14-20页
     ·微囊藻毒素的产生第14页
     ·微囊藻毒素的结构第14-15页
     ·微囊藻毒素的毒理学第15-16页
     ·微囊藻毒素的危害第16页
     ·藻类的去除技术第16-20页
   ·微囊藻毒素的检测方法第20-21页
     ·生物分析法第20-21页
     ·化学分析方法第21页
     ·生化分析法第21页
   ·混凝及强化混凝第21-27页
     ·混凝剂的种类第21-22页
     ·混凝作用机理第22-23页
     ·强化混凝的定义第23-24页
     ·强化混凝的方法第24页
     ·影响混凝作用的因素第24-27页
     ·助凝剂第27页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27-28页
   ·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第28-29页
第2章 试验材料、设备与方法第29-39页
   ·实验主要试剂第29页
   ·实验用水第29-31页
   ·实验主要仪器及设备第31-32页
   ·实验中常用指标的测定方法第32-35页
     ·藻类浓度第32页
     ·藻毒素浓度第32-34页
     ·UV_(254)第34页
     ·浊度第34-35页
     ·PH值第35页
     ·TOC(总有机碳)及DOC第35页
   ·藻毒素标准曲线的绘制第35-39页
第3章 聚合氯化铝、聚合硫酸铝铁、氯化铁除藻的研究第39-63页
   ·混凝条件影响的研究第39-56页
     ·实验目的第39页
     ·试验方法第39页
     ·混凝剂最佳投加量的研究第39-49页
     ·最佳沉淀时间的研究第49-52页
     ·PH值的优化研究第52-56页
     ·试验结果与讨论第56页
   ·工艺条件对聚合氯化铝混凝去除藻类的研究第56-62页
     ·实验目的第56-57页
     ·试验方法第57页
     ·实验内容第57-62页
   ·本章小结第62-63页
第4章 活性炭、高锰酸钾预氧化的除藻研究第63-80页
   ·活性炭对除藻的影响第63-75页
     ·实验目的第64页
     ·试验方法第64-65页
     ·投加量的影响第65-70页
     ·活性炭投加顺序的优化研究第70-73页
     ·活性炭吸附时间的影响第73-74页
     ·实验结果与讨论第74-75页
   ·高锰酸钾预氧化对藻细胞的去除研究第75-77页
     ·实验目的第75页
     ·试验方法第75-76页
     ·实验结果与讨论第76-77页
     ·实验结论第77页
   ·高锰酸钾预氧化与活性炭吸附联合第77-78页
   ·本章小结第78-80页
结论第80-81页
参考文献第81-88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88-91页
致谢第91页

论文共9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长春地区乡村人居环境质量评价及改善对策研究
下一篇:东戴河自行车体系规划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