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种花楸属植物核型和种子形态学研究
致谢 | 第1-4页 |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7页 |
符号说明 | 第7-10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9页 |
1. 花楸属植物研究概况 | 第10-12页 |
·花楸属植物资源与分类 | 第10-11页 |
·花楸属植物的倍性与核型 | 第11-12页 |
2. 植物染色体核型分析研究概况 | 第12-16页 |
·核型分析的方法 | 第12-14页 |
·核型分析的技术 | 第14页 |
·核型分析的应用 | 第14-16页 |
3. 种子形态特征的研究进展 | 第16-18页 |
·种子外部形态的研究 | 第16-17页 |
·种子解剖特征的研究 | 第17页 |
·种子微观形态的研究 | 第17-18页 |
4.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18-19页 |
第二章 花楸属植物的核型分析 | 第19-48页 |
1. 材料和方法 | 第19-24页 |
·试验材料 | 第19页 |
·研究方法 | 第19-24页 |
·药品配制 | 第19-20页 |
·染色体制片 | 第20-22页 |
·核型分析 | 第22-24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24-48页 |
·染色体制片技术优化 | 第24-28页 |
·取材 | 第24-25页 |
·预处理 | 第25页 |
·固定 | 第25页 |
·解离 | 第25-28页 |
·核型分析结果 | 第28-41页 |
·水榆花楸核型分析 | 第28-30页 |
·棕脉花楸核型分析 | 第30-32页 |
·石灰花楸核型分析 | 第32-34页 |
·黄山花楸核型分析 | 第34-36页 |
·花楸树核型分析 | 第36-38页 |
·四川花楸核型分析 | 第38-39页 |
·陕甘花楸核型分析 | 第39-41页 |
·花楸属 7 种植物核型的比较 | 第41-45页 |
·共同特征 | 第42页 |
·差异性 | 第42-45页 |
3. 结论与讨论 | 第45-48页 |
·花楸属植物制片与核型分析技术 | 第45-46页 |
·花楸属 7 种植物的染色体数目、核型构成及特征 | 第46页 |
·花楸属 7 种植物的种内进化程度比较 | 第46-48页 |
第三章 花楸属种子形态学研究 | 第48-56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48-49页 |
·实验材料 | 第48页 |
·实验方法 | 第48-49页 |
·种子外部形态 | 第48页 |
·种子内部结构 | 第48页 |
·种子微形态特征 | 第48-49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49-51页 |
·花楸属种子的外部形态 | 第49页 |
·花楸属种子解剖特征 | 第49-50页 |
·花楸属种子表皮的微形态 | 第50-51页 |
3. 结论与讨论 | 第51-56页 |
第四章 小结与展望 | 第56-58页 |
1. 小结 | 第56-57页 |
·花楸属染色体制片方法 | 第56页 |
·花楸属 7 种植物的核型分析 | 第56页 |
·花楸属 7 种植物的核型进化分析 | 第56-57页 |
·花楸属 5 种植物种子的形态特征 | 第57页 |
2. 展望 | 第57-58页 |
参考文献 | 第58-6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