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交通运输经济论文--旅游经济论文--中国旅游事业论文

旅游活动对开放式风景游憩林影响及对策研究--以南京紫金山为例

致谢第1-4页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9页
前言第9-11页
第一章 绪论第11-18页
   ·相关概念第11-12页
   ·风景游憩林的作用第12-13页
     ·城市景观的美化第12页
     ·城市形态的改善第12页
     ·文化环境的塑造第12-13页
     ·社会价值的提升第13页
     ·人际关系的维系第13页
   ·风景游憩林的功能第13-14页
     ·生态功能第13页
     ·美化功能第13-14页
     ·社会功能第14页
   ·旅游活动对风景游憩林生态功能影响第14-18页
     ·国外相关研究动态第15页
     ·国内相关研究动态第15-16页
     ·存在的问题与发展趋势第16-18页
第二章 研究内容、目的与方法第18-22页
   ·研究内容第18页
   ·研究目的第18-19页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第19-22页
     ·研究方法第19-21页
     ·技术路线第21-22页
第三章 研究区域概况第22-31页
   ·自然地理概况第22-25页
   ·社会概况第25-26页
   ·旅游活动概况第26-29页
   ·现状及存在问题第29-31页
第四章 旅游活动对风景游憩林影响量化评估第31-38页
   ·对植被影响量化评估第31-33页
   ·对森林土壤影响量化评估第33-36页
   ·对风景游憩林美景度影响量化评估第36-38页
第五章 面向可持续经营的开放式风景游憩林空间规划对策第38-46页
   ·风景游憩林主要景点植物配置第38-39页
   ·风景游憩林登山道路规划第39-42页
     ·登山道规划原则第40页
     ·登山道规划应注意的问题第40-41页
     ·研究方法第41页
     ·数据来源第41页
     ·结果分析第41-42页
   ·开放式风景游憩林生态环境综合功能区划第42-46页
     ·1982 年森林经营区划第42-43页
     ·森林生态环境综合功能区划第43-46页
第六章 开放背景下风景游憩林管理对策第46-52页
   ·游人量控制对策第46-47页
   ·森林野道整治对策第47-48页
   ·风景游憩林更新改造对策第48-52页
第七章 结论与讨论第52-54页
   ·研究结论第52-53页
   ·研究不足第53页
   ·研究展望第53-54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54-55页
参考文献第55-59页

论文共5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延胡索种子萌发特性与植株耐阴性研究
下一篇:7种花楸属植物核型和种子形态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