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号桩油田桩62-66块低渗透砂岩储层地质研究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第一章 前言 | 第9-21页 |
·选题依据及意义 | 第9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9-15页 |
·低渗透砂岩储层特征 | 第9-10页 |
·低渗透砂岩储层沉积相研究 | 第10页 |
·低渗透砂岩储层非均质性研究 | 第10-13页 |
·低渗透砂岩储层裂缝研究 | 第13-15页 |
·区域地质特征 | 第15-17页 |
·研究区位置 | 第15页 |
·地层特征 | 第15-16页 |
·构造背景 | 第16-17页 |
·沉积背景 | 第17页 |
·存在问题 | 第17页 |
·主要研究内容 | 第17-18页 |
·地层精细划分对比 | 第17-18页 |
·沉积微相研究 | 第18页 |
·储层非均质性研究 | 第18页 |
·构造应力场模拟及储层裂缝研究 | 第18页 |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 第18-19页 |
·完成的主要工作量 | 第19-21页 |
第二章 地层划分与对比 | 第21-33页 |
·地层层序及特征 | 第21-23页 |
·地层划分对比原则及方法 | 第23-24页 |
·砂层组划分 | 第23页 |
·小层和时间单元划分 | 第23-24页 |
·地层划分对比程序 | 第24页 |
·标准层及标志层的选取 | 第24-27页 |
·标准层的选取 | 第24-25页 |
·标志层的选取 | 第25-27页 |
·地层对比及细分结果 | 第27页 |
·地层分布特征 | 第27-33页 |
·骨架剖面建立 | 第27-30页 |
·地层平面分布特征 | 第30-33页 |
第三章 沉积相研究 | 第33-55页 |
·沉积特征及沉积相类型 | 第33-41页 |
·沙三下亚段Ⅰ油组沉积特征 | 第33-38页 |
·沙三上亚段沉积特征 | 第38-39页 |
·沙二段沉积特征 | 第39-41页 |
·沉积微相类型及特征 | 第41-53页 |
·沉积微相类型及特征 | 第41-43页 |
·单井相分析 | 第43-48页 |
·剖面相分析 | 第48-49页 |
·平面相分析 | 第49-53页 |
·沉积相模式 | 第53-55页 |
第四章 储层非均质性研究 | 第55-78页 |
·层内非均质性 | 第55-62页 |
·物性非均质模式 | 第55-56页 |
·层内非均质参数特征 | 第56-57页 |
·层内夹层类型及其分布特征 | 第57-62页 |
·层间非均质性 | 第62-65页 |
·层间物性非均质性 | 第62-63页 |
·层间隔层分布特征 | 第63-65页 |
·平面非均质性 | 第65-78页 |
·储层非均质参数平面分布特征 | 第66-68页 |
·砂体平面展布特征 | 第68-71页 |
·储层物性平面分布特征 | 第71-78页 |
第五章 构造地应力模拟及裂缝预测研究 | 第78-97页 |
·三维应力场数值模拟的原理与方法 | 第78页 |
·岩石力学参数的选取 | 第78-80页 |
·地质模型的建立 | 第80-81页 |
·模型网格化 | 第81-82页 |
·边界条件的确定、载荷的施加及求解 | 第82-84页 |
·模拟结果分析 | 第84-91页 |
·有利储层预测 | 第91-97页 |
结论与认识 | 第97-98页 |
参考文献 | 第98-102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第102-103页 |
致谢 | 第10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