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多孔钛力学行为及孔结构表征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9页 |
论文的主要创新与贡献 | 第9-13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3-33页 |
·引言 | 第13页 |
·多孔生物材料 | 第13-19页 |
·多孔生物材料的分类及其发展 | 第14-17页 |
·多孔生物材料的特性 | 第17-19页 |
·生物医用多孔金属材料 | 第19-30页 |
·多孔金属在人体硬组织中的应用及发展 | 第19-21页 |
·生物多孔金属的孔结构设计及实现 | 第21-25页 |
·生物多孔金属的力学相容性 | 第25-28页 |
·生物多孔金属的生物相容性 | 第28-30页 |
·课题背景及意义 | 第30-31页 |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31-33页 |
第2章 实验材料及方法 | 第33-41页 |
·材料及试剂 | 第33页 |
·实验设备 | 第33-36页 |
·制备多孔钛的相关设备 | 第33-35页 |
·生物活性实验相关设备 | 第35-36页 |
·实验方法 | 第36-37页 |
·碱热处理 | 第36页 |
·体外活性检测 | 第36-37页 |
·测试及分析方法 | 第37-39页 |
·孔结构形貌观察 | 第37页 |
·孔隙率测定 | 第37页 |
·力学性能测试 | 第37-38页 |
·X 射线衍射分析 | 第38页 |
·XPS 测试 | 第38-39页 |
·本章小结 | 第39-41页 |
第3章 生物多孔钛的制备及结构表征 | 第41-59页 |
·引言 | 第41页 |
·粉末冶金制备多孔钛 | 第41-48页 |
·生物多孔钛的孔结构设计 | 第41-42页 |
·生物多孔钛的烧结工艺探索 | 第42-48页 |
·不同孔径生物多孔钛的制备及孔结构特征 | 第48-57页 |
·生物多孔钛的微观组织结构 | 第49-52页 |
·生物多孔钛的孔结构形貌观察 | 第52-53页 |
·造孔剂对孔隙度及孔隙尺寸的影响 | 第53-57页 |
·本章小结 | 第57-59页 |
第4章 生物多孔钛的孔结构-力学性能关系 | 第59-81页 |
·引言 | 第59页 |
·多孔钛的力学性能 | 第59-68页 |
·多孔钛的静态压缩性能与孔隙率间关系研究 | 第59-67页 |
·多孔钛的压缩性能与孔径分布间关系研究 | 第67-68页 |
·生物多孔钛压缩变形研究 | 第68-79页 |
·多孔金属的孔结构变形机制 | 第69-70页 |
·多孔固体的本构模型 | 第70-71页 |
·生物多孔钛的弹性响应 | 第71-74页 |
·生物多孔钛的塑性坍塌和密实化 | 第74-76页 |
·生物多孔钛压缩过程中变形带观察 | 第76-79页 |
·本章小结 | 第79-81页 |
第5章 生物多孔钛的表面生物活化 | 第81-101页 |
·引言 | 第81-82页 |
·试验参数对活化层的影响 | 第82-89页 |
·生物多孔钛表面活化层形貌观察 | 第82-85页 |
·生物多孔钛表面活化层 XRD 分析 | 第85-86页 |
·生物多孔钛表面活化层 XPS 分析 | 第86-87页 |
·生物多孔钛表面活化层中裂纹观察 | 第87-88页 |
·生物多孔钛表面活化层活性检测 | 第88-89页 |
·孔隙率与活化层间关系 | 第89-97页 |
·不同孔隙率生物多孔钛表面活化层形貌观察 | 第89-93页 |
·生物多孔钛表面活化层物相分析 | 第93页 |
·生物多孔钛碱热处理后的力学性能 | 第93-97页 |
·活化层结构及形成机理 | 第97-100页 |
·生物多孔钛表面活化层截面形貌观察 | 第97-99页 |
·生物多孔表面活化层形成过程 | 第99-100页 |
·本章小结 | 第100-101页 |
第6章 生物活性多孔钛的体外骨生物活性 | 第101-110页 |
·引言 | 第101页 |
·类骨磷灰石仿生沉积 | 第101-103页 |
·模拟体液配置 | 第101-102页 |
·模拟体液浸泡实验步骤 | 第102-103页 |
·活化层在 SBF 中的行为 | 第103-109页 |
·生物多孔钛表面沉积物的物相分析 | 第104-105页 |
·生物多孔钛表面沉积物形貌观察 | 第105页 |
·生物多孔钛表面沉积物 XPS 分析 | 第105-108页 |
·多孔钛表面磷灰石的沉积 | 第108-109页 |
·本章小结 | 第109-110页 |
本研究中存在的不足及后续展望 | 第110-111页 |
结论 | 第111-113页 |
参考文献 | 第113-125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发表论文情况 | 第125-127页 |
致谢 | 第127-12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