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畜牧、动物医学、狩猎、蚕、蜂论文--家畜论文--牛论文--品种论文

甘肃境内6个牦牛群体mtDNA D-环序列和微卫星遗传多样性与聚类分析

摘要第1-6页
SUMMARY第6-10页
引言第10-12页
第一章 文献综述第12-46页
 1 家畜遗传多样性研究的意义第12-14页
 2 遗传多样性的研究方法第14-25页
   ·形态学方法第15-16页
   ·细胞学方法第16-17页
   ·蛋白质多态技术第17-19页
   ·分子标记技术第19-24页
   ·DNA 序列分析第24-25页
 3 线粒体 DNA 在遗传多样性及系统发育研究中的优势第25-39页
   ·线粒体 DNA 的分子结构与特点第26-28页
   ·线粒体 DNA 在动物遗传多样性及系统进化研究中的应用第28-34页
   ·DNA 序列分析的模型第34-37页
   ·系统发育树及其构建方法第37-39页
 4 国内牦牛遗传多样性与起源研究进展第39-44页
   ·牦牛的动物学分类地位第39-40页
   ·我国牦牛的起源与进化第40-41页
   ·中国主要牦牛品种(类群)第41页
   ·牦牛在藏族人民生产生活中的地位第41页
   ·我国牦牛遗传多样性与起源分子生物学水平研究进展第41-44页
 5 本研究目的意义第44-46页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第46-55页
 1 试验材料、试验试剂、试验仪器设备、溶液配制及引物设计第46-50页
   ·试验材料第46页
   ·主要试剂第46-47页
   ·主要仪器设备第47页
   ·实验用相关溶液试剂配制第47-49页
   ·微卫星 DNA 标记扩增引物第49页
   ·mtDNA D-loop 序列扩增引物第49-50页
 2 实验方法第50-55页
   ·技术路线第50-51页
   ·基因组 DNA 的提取第51页
   ·DNA 质量及浓度检测第51-52页
   ·PCR 扩增体系第52-53页
   ·数据分析第53-55页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第55-75页
 第一节 甘肃境内 6 个牦牛群体微卫星遗传多样性与聚类分析第55-67页
   ·牦牛基因组 DNA 检测结果第55页
   ·牦牛 PCR 产物聚丙烯酰胺凝胶检测结果第55-56页
   ·15 个微卫星座位等位基因数与等位基因变异分析第56-60页
   ·杂合度分析第60-61页
   ·遗传距离计算第61-62页
   ·聚类分析第62-64页
   ·主成分分析第64-65页
   ·群体遗传结构的推导第65-67页
 第二节 甘肃境内 6 个牦牛群体 MTDNAD-LOOP 序列遗传多样性与聚类分析第67-75页
   ·牦牛 mtDNA D-loop 序列 PCR 扩增产物的检测结果第67页
   ·牦牛 mtDNA D-loop 序列测定结果第67-68页
   ·牦牛 mtDNA D-loop 序列变异分析第68-70页
   ·单倍型及单倍型多样性分析第70页
   ·系统发育分析第70-74页
   ·mtDNA D-loop 序列的网络关系分析第74-75页
第四章 讨论与结论第75-83页
 第一节 讨论第75-81页
   ·甘肃境内 6 个牦牛群体微卫星座位等位基因的变异第75页
   ·甘肃境内 6 个牦牛群体微卫星座位遗传多样性第75-76页
   ·遗传距离与系统发育第76-77页
   ·主成分分析与遗传结构分析第77-78页
   ·甘肃境内 6 个牦牛群体线粒体 DNA D-loop 序列遗传多样性及其利用保护第78-79页
   ·甘肃境内 6 个牦牛群体线粒体 DNA D-loop 序列的系统发育与母系起源第79-81页
 第二节 结论第81-83页
致谢第83-84页
参考文献第84-97页
作者简介第97-98页
导师简介第98-99页

论文共9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桃成熟过程中的活性物质变化及PG、ACO基因的克隆表达与遗传转化
下一篇:有机添加剂对锂离子电池循环性能与安全性能影响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