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重复控制的有源电力滤波器控制算法
中文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第一章 电网品质与谐波补偿 | 第9-18页 |
·电力系统谐波问题 | 第9-11页 |
·谐波与无功功率的产生 | 第9-10页 |
·谐波与无功功率的危害 | 第10-11页 |
·电力电子技术发展现状与谐波治理技术 | 第11-13页 |
·电力电子技术发展现状 | 第11页 |
·谐波问题的解决方法 | 第11-12页 |
·有源电力滤波器的国内外发展现状及前景 | 第12-13页 |
·并联型 APF 检测方法与控制方式 | 第13-16页 |
·补偿电流检测技术 | 第13-15页 |
·APF 谐波控制技术 | 第15-16页 |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16-18页 |
第二章 不平衡负载的电流谐波检测 | 第18-38页 |
·ip_iq 谐波检测法 | 第18-29页 |
·三相三线制不平衡负载的谐波检测 | 第20-22页 |
·三相四线制下电流谐波检测 | 第22页 |
·单相电流谐波检测 | 第22-23页 |
·仿真结果与分析 | 第23-29页 |
·基于傅里叶分析的滑窗迭代检测算法 | 第29-33页 |
·算法描述 | 第29-31页 |
·仿真结果与分析 | 第31-33页 |
·单相电路有功电流分离法谐波检测 | 第33-37页 |
·算法原理 | 第33-34页 |
·三相三线制电路谐波与无功功率检测 | 第34-35页 |
·仿真结果与分析 | 第35-37页 |
·本章小结 | 第37-38页 |
第三章 并联型有源电力滤波器系统结构 | 第38-51页 |
·并联型 APF 的数学模型 | 第38-41页 |
·三相三线制 APF 数学模型, | 第38-40页 |
·三相四线制 APF 数学模型 | 第40-41页 |
·主电路参数设计 | 第41-43页 |
·直流侧参考电压计算 | 第41-42页 |
·直流侧电容容量计算 | 第42页 |
·主电路电感参数估算 | 第42-43页 |
·谐波控制方式 | 第43-50页 |
·基于三角载波的 PI 调节器控制 | 第44-46页 |
·计算 PI 参数 | 第46-50页 |
·本章小结 | 第50-51页 |
第四章 重复控制在有源电力滤波器中的应用 | 第51-64页 |
·内模原理 | 第51-53页 |
·系统稳定条件 | 第53-56页 |
·改进前的重复控制器稳定条件 | 第53-55页 |
·改进前的重复控制器稳定条件 | 第55-56页 |
·重复控制系统的设计 | 第56-63页 |
·S(z)设计 | 第56-61页 |
·Q(z)设计 | 第61-62页 |
·仿真结果与分析 | 第62-63页 |
·本章小结 | 第63-64页 |
第五章 系统仿真 | 第64-74页 |
·三相三线制并联型有源电力滤波器系统仿真 | 第64-67页 |
·直流侧电压调节单元 | 第65-66页 |
·谐波电流检测单元 | 第66页 |
·谐波指令控制模块 | 第66-67页 |
·系统启动电流控制 | 第67-68页 |
·APF 系统特征 | 第68-73页 |
·主电路 PI 控制调节 | 第69-71页 |
·主电路使用重复控制器 | 第71-73页 |
·本章小结 | 第73-74页 |
结论与展望 | 第74-76页 |
参考文献 | 第76-79页 |
致谢 | 第79-80页 |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8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