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县域经济发展潜力分析与对策研究
|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9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9-16页 |
|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9-10页 |
| ·县域经济的含义及特征 | 第10-11页 |
| ·研究现状 | 第11-15页 |
|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2-15页 |
| ·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和结构 | 第15-16页 |
| 第2章 黑龙江省县域经济发展现状及特点 | 第16-23页 |
| ·黑龙江省县域经济发展的总体现状 | 第16-18页 |
| ·经济总量 | 第16-17页 |
| ·产业结构 | 第17页 |
| ·人民生活 | 第17-18页 |
| ·财政收入 | 第18页 |
| ·黑龙江省县域经济发展的特点 | 第18-22页 |
| ·经济实力逐年提升 | 第18-19页 |
| ·区域资源特色带动县域经济快速发展 | 第19页 |
| ·主导产业地位基本确立 | 第19-20页 |
| ·招商引资规模扩大带动县域投资规模逐年增加 | 第20-21页 |
| ·城乡居民收入不断增加 | 第21-22页 |
| ·农村基础设施不断完善 | 第22页 |
| ·城镇化率进一步提高 | 第22页 |
| ·本章小结 | 第22-23页 |
| 第3章 黑龙江省县域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影响因素 | 第23-30页 |
| ·黑龙江省县域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 | 第23-26页 |
| ·经济总量落后 | 第23页 |
| ·县域产业结构不合理 | 第23页 |
| ·县域经济综合实力不强 | 第23页 |
| ·县域经济发展不平衡性明显 | 第23-24页 |
| ·工业增长缺乏动力 | 第24-25页 |
| ·缺乏有利的经济发展环境 | 第25页 |
| ·市场流通体系不健全 | 第25-26页 |
| ·制度创新相对滞后 | 第26页 |
| ·科技人才优势转化生产力能力不高 | 第26页 |
| ·影响黑龙江省县域经济发展的因素 | 第26-29页 |
| ·自然因素 | 第26-27页 |
| ·经济因素 | 第27页 |
| ·社会因素 | 第27-29页 |
| ·本章小结 | 第29-30页 |
| 第4章 黑龙江省县域经济发展潜力评价 | 第30-42页 |
| ·县域经济发展潜力评价指标体系 | 第30-33页 |
| ·指标体系建立原则 | 第30页 |
| ·指标的选取 | 第30-32页 |
| ·评价方法 | 第32-33页 |
| ·黑龙江省县域经济发展的潜力评价 | 第33-41页 |
| ·经济发展潜力分析 | 第36-37页 |
| ·资源承载方面 | 第37-41页 |
| ·本章小结 | 第41-42页 |
| 第5章 发展黑龙江省县域经济的思路与对策 | 第42-50页 |
| ·发展黑龙江省县域经济的思路 | 第42页 |
| ·推进黑龙江省县域经济发展的对策 | 第42-49页 |
| ·调整经济结构以增强县域经济发展后劲 | 第42-44页 |
| ·遵循非均衡发展原则、分类指导 | 第44-45页 |
| ·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 | 第45-47页 |
| ·通过深化体制改革来增强县域经济发展活力 | 第47-48页 |
| ·合理高效的利用劳动力资源 | 第48-49页 |
| ·本章小结 | 第49-50页 |
| 结论 | 第50-52页 |
| 参考文献 | 第52-55页 |
| 后记 | 第55-56页 |
| 个人简历 | 第5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