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原因、对策:地方政府金融监管研究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引言 | 第9-12页 |
(一)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 第9页 |
1. 选题背景 | 第9页 |
2. 研究意义 | 第9页 |
(二) 研究综述 | 第9-11页 |
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0页 |
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0-11页 |
(三) 本文的研究思路及研究方法 | 第11-12页 |
1. 研究思路 | 第11页 |
2. 研究方法 | 第11-12页 |
一、相关概念界定及理论概述 | 第12-19页 |
(一) 金融监管的内涵、功能 | 第12-15页 |
1. 金融业的非完全竞争 | 第12-13页 |
2. 金融业的溢出效应 | 第13页 |
3. 金融业的不对称性信息 | 第13-15页 |
(二) 金融监管的基本原则 | 第15-16页 |
1. 依法监管 | 第15页 |
2. 自我约束 | 第15页 |
3. 适度竞争 | 第15-16页 |
4. 稳健高效 | 第16页 |
5. 动态监管 | 第16页 |
(三) 政府干预金融市场的范围 | 第16页 |
1. 积极作为的范围 | 第16页 |
2. 消极或不作为的范围 | 第16页 |
(四) 政府金融监管的方式 | 第16-17页 |
1. 监管方式的选择:适度管制与有效监管 | 第17页 |
2. 政府干预金融的基本方式 | 第17页 |
(五) 地方政府的金融监管职能 | 第17-18页 |
1. 地方政府监管和干预金融的历史沿革 | 第17页 |
2. 地方政府有效监管和干预金融的职能作用特点 | 第17-18页 |
(六) 完善地方金融管理体制的必要性 | 第18-19页 |
二、地方政府金融监管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 | 第19-25页 |
(一) 我国金融监管的沿革 | 第19-20页 |
(二) 初步形成地方金融管理工作格局 | 第20-21页 |
(三) 初步建立了相应的监管制度规章 | 第21页 |
(四) 地方金融监管取得了初步成效 | 第21页 |
(五) 温州、山东地方金融监管改革 | 第21-25页 |
三、地方政府金融监管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第25-30页 |
(一) 地方政府金融监管存在的问题 | 第25-28页 |
1. 地方政府金融监管权力来源问题 | 第25-26页 |
2. 地方政府金融监管职责问题 | 第26-27页 |
3. 地方政府金融监管能力问题 | 第27页 |
4. 地方政府金融监管侧重金融发展,忽视金融风险 | 第27-28页 |
5. 地方金融监管短板显现 | 第28页 |
(二) 地方政府金融监管问题的原因分析 | 第28-30页 |
1. 我国现行的监管体制的弊端 | 第28页 |
2. 金融法制建设不够完善 | 第28-29页 |
3. 政府部门对金融监管认识偏差 | 第29-30页 |
四、完善地方政府金融监管的对策与建议 | 第30-33页 |
(一) 加强地方金融管理体制建设 | 第30-31页 |
1 明确划分中央与地方金融监管边界 | 第30-31页 |
2. 明确界定中央与地方金融风险处置责任 | 第31页 |
3. 建立中央与地方的金融监管协调机制 | 第31页 |
(二) 启动地方金融监管立法工作 | 第31页 |
(三) 正确认识地方政府金融监管 | 第31-33页 |
结论 | 第33-34页 |
致谢 | 第34-35页 |
参考文献 | 第3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