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4页 |
第1章 前言 | 第14-42页 |
·引言 | 第14页 |
·有机电致发光简介 | 第14-16页 |
·有机电致发光发展、现状及前景 | 第14-15页 |
·电致发光器件工作原理 | 第15-16页 |
·蓝色有机荧光材料 | 第16-18页 |
·有机电致磷光主体材料 | 第18-29页 |
·电致磷光主客体作用原理 | 第18-20页 |
·磷光主体材料设计原则 | 第20-21页 |
·空穴型磷光主体材料 | 第21-22页 |
·电子型磷光主体材料 | 第22页 |
·双极磷光主体材料 | 第22-29页 |
·菲并咪唑衍生物作为光电材料的研究 | 第29-33页 |
·研究思路和主要成果 | 第33-36页 |
·研究思路 | 第33页 |
·研究方法 | 第33-34页 |
·主要研究成果 | 第34-36页 |
参考文献 | 第36-42页 |
第2章 菲并咪唑/邻菲啰啉并咪唑类磷光主体化合物的合成、表征及其绿光、红光电致发光器件 | 第42-60页 |
·引言 | 第42-43页 |
·合成与单晶结构 | 第43-45页 |
·试剂与仪器 | 第43页 |
·合成 | 第43-44页 |
·单晶结构 | 第44-45页 |
·性能表征 | 第45-50页 |
·热学性能 | 第45-46页 |
·光物理性质 | 第46-48页 |
·电化学性质 | 第48-49页 |
·理论计算 | 第49-50页 |
·电致发光性质研究 | 第50-57页 |
·本章小结 | 第57-58页 |
参考文献 | 第58-60页 |
第3章 菲并咪唑/二米基硼类磷光主体化合物的合成、表征及其绿光、黄光及红光电致发光器件 | 第60-78页 |
·引言 | 第60页 |
·合成与单晶结构 | 第60-64页 |
·试剂与仪器 | 第60-61页 |
·合成 | 第61-62页 |
·单晶结构 | 第62-64页 |
·性能表征 | 第64-69页 |
·热学性能 | 第64页 |
·光物理性质 | 第64-66页 |
·电化学性质 | 第66-67页 |
·理论计算 | 第67-69页 |
·电致发光性质研究 | 第69-75页 |
·本章小结 | 第75-76页 |
参考文献 | 第76-78页 |
第4章 菲并咪唑/二苯氧磷类化合物的合成、表征及其蓝、绿和红光电致发光器件 | 第78-98页 |
·引言 | 第78-79页 |
·合成与单晶结构 | 第79-82页 |
·试剂与仪器 | 第79页 |
·合成 | 第79-80页 |
·单晶结构 | 第80-82页 |
·性能表征 | 第82-87页 |
·热学性能 | 第82页 |
·光物理性质 | 第82-85页 |
·电化学性质 | 第85-86页 |
·理论计算 | 第86-87页 |
·电致发光性质研究 | 第87-94页 |
·本章小结 | 第94-95页 |
参考文献 | 第95-98页 |
第5章 菲并咪唑/铍、锌配位化合物的合成、表征及其蓝、绿和红光电致发光器件 | 第98-118页 |
·引言 | 第98-99页 |
·合成与单晶结构 | 第99-102页 |
·试剂与仪器 | 第99页 |
·合成 | 第99-100页 |
·单晶结构 | 第100-102页 |
·性能表征 | 第102-108页 |
·热学性能 | 第102-103页 |
·光物理性质 | 第103-104页 |
·电化学性质 | 第104-105页 |
·理论计算 | 第105-108页 |
·电致发光性质研究 | 第108-114页 |
·本章小结 | 第114-116页 |
参考文献 | 第116-118页 |
第6章 结论 | 第118-120页 |
附录 化合物单晶的键长键角数据 | 第120-130页 |
作者简介及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第130-132页 |
致谢 | 第132-13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