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诉讼法论文--刑事诉讼法论文

指定居所监视居住制度研究--以检察机关办理特别重大贿赂案件为视角

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6页
引言第6-8页
第一章 指定居所监视居住制度的历史沿革第8-10页
 一、 1979 年刑事诉讼法关于指定居所监视居住的规定第8-9页
 二、 1996 年刑事诉讼法关于指定居所监视居住的规定第9页
 三、 2012 年刑事诉讼法关于指定居所监视居住的规定第9-10页
第二章 指定居所监视居住的现行立法及其评价第10-15页
 一、 保留指定居所监视居住制度的必要性第10-12页
 二、 指定居所监视居住的法律定位第12-13页
 三、 指定居所监视居住的适用条件与对象第13页
 四、 指定居所监视居住地点的界定第13-14页
  (一) 固定住处第14页
  (二) 指定居所第14页
 五、 指定居所监视居住之三类犯罪的界定第14-15页
第三章 指定居所监视居住的制度缺陷及在实践中易引发的问题第15-20页
 一、 泛化适用的风险第15-16页
 二、 指定居所的错误选择导致变相羁押第16-17页
 三、 被监视居住者辩护权的保障第17-18页
  (一) 律师会见权第17页
  (二) 律师通信权第17-18页
 四、 监视居住向逮捕的转化第18页
 五、 指定居所监视居住的执行主体第18-19页
 六、 指定居所监视居住中的监督机制第19页
 七、 违规监视居住的程序性制裁机制缺失第19-20页
第四章 指定居所监视居住制度的完善第20-26页
 一、 指定居所的选择第20-21页
 二、 监视居住向逮捕转化第21-22页
 三、 指定居所监视居住之监督机制第22-24页
  (一) 内外结合的监督方式第22-24页
   1、内部监督第22-23页
   2、外部监督之检察监督第23-24页
  (二) 事前、事中、事后结合的监督方式第24页
 四、 指定居所监视居住之救济途径第24-26页
  (一) 程序性制裁第24-26页
  (二) 国家赔偿机制第26页
结语第26-27页
参考文献第27-29页
致谢第29-30页

论文共5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我国裁判文书公开的检视与完善
下一篇:浅论完善当前人民调解制度的若干思考--以抗日根据地时期的人民调解制度为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