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7页 |
前言 | 第7-8页 |
第一章 美国国内专利制度概况 | 第8-18页 |
第一节 美国专利法历史沿革及保护体系 | 第8-11页 |
一、 美国专利法的历史沿革 | 第8-10页 |
二、 美国专利的保护体系 | 第10-11页 |
第二节 美国专利法的实体内容 | 第11-15页 |
一、 可授予专利权的客体 | 第11-12页 |
二、 可授予专利权的条件 | 第12-13页 |
三、 专利侵权及救济 | 第13-15页 |
第三节 美国专利法的程序内容 | 第15-18页 |
一、 专利申请程序 | 第15-16页 |
二、 专利权异议程序 | 第16-18页 |
第二章 美国对外贸易中的专利制度 | 第18-24页 |
第一节 美国对外贸易专利法律概述 | 第18-20页 |
一、 美国对外贸易中的专利保护政策 | 第18-19页 |
二、 美国对外贸易中的立法和执行机构 | 第19-20页 |
第二节 美国“337 条款” | 第20-22页 |
一、 “337 条款”的实体要件 | 第20-21页 |
二、 “337 条款”的程序内容 | 第21页 |
三、 “337 条款”的救济措施 | 第21-22页 |
第三节 美国“特别 301 条款” | 第22-24页 |
一、 “特别 301”条款的实体内容 | 第22页 |
二、 认定“重点外国”的标准 | 第22-23页 |
三、 实施“特别 301 条款”的程序 | 第23页 |
四、 “特别 301 条款”的制裁措施 | 第23-24页 |
第三章 美国专利保护制度对中国的启示 | 第24-28页 |
第一节 立法思想和保护政策的建议 | 第24-25页 |
一、 发展是专利保护的目的 | 第24页 |
二、 意识是专利保护的动力 | 第24页 |
三、 制度是专利保护的前提 | 第24-25页 |
第二节 对具体规则的应对策略 | 第25-28页 |
一、 《美国发明法案》对中国企业的影响以及应对建议 | 第25-26页 |
二、 对“337 条款”的应对策略 | 第26页 |
三、 对“特别 301 条款”的应对策略 | 第26-28页 |
结语 | 第28-29页 |
参考文献 | 第29-32页 |
致谢 | 第3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