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1页 |
前言 | 第11-13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3-39页 |
·纳米技术 | 第13-14页 |
·核酸纳米技术 | 第14-28页 |
·自组装DNA纳米结构 | 第14-16页 |
·DNA模板引导的纳米材料组装及应用 | 第16-23页 |
·通过DNA程序组装引导纳米结构 | 第23-28页 |
·G-四链体 | 第28-35页 |
·G-四链体结构 | 第28-32页 |
·G-四链体为模板引导的自组装结构 | 第32-33页 |
·基于G-四链体自组装结构的应用研究 | 第33-35页 |
·I-motif | 第35-37页 |
·本文的研究思路 | 第37-39页 |
第二章 实验部分 | 第39-50页 |
·实验试剂和仪器 | 第39-41页 |
·实验试剂 | 第39-40页 |
·实验中用到的DNA序列 | 第40-41页 |
·实验仪器及设备 | 第41页 |
·实验方法 | 第41-46页 |
·DNA样品的准备 | 第41-42页 |
·富G核酸自组装特性的研究 | 第42-43页 |
·以G_2T_4G_4 为模板引导氧化硅组装结构 | 第43-44页 |
·以多态DNA模板引导合成银纳米颗粒 | 第44-45页 |
·多态DNA模板引导合成银纳米颗粒的催化活性研究 | 第45页 |
·固定的DNA模板诱导晶态Ti0_2 薄膜沉积 | 第45-46页 |
·表面带磷酸基团的自组装膜诱导晶态Ti0_2 薄膜沉积 | 第46页 |
·仪器与表征 | 第46-50页 |
·圆二色光谱实验 | 第46-47页 |
·非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实验 | 第47页 |
·原子力显微镜实验 | 第47页 |
·表面增强拉曼光谱实验 | 第47-48页 |
·高分辨透射电子显微镜实验 | 第48页 |
·荧光光谱实验 | 第48页 |
·密度泛函理论研究 | 第48-49页 |
·X-射线光电子能谱实验 | 第49页 |
·溶液中颗粒的表面电势测量 | 第49页 |
·环境扫描电子显微镜实验 | 第49页 |
·拉曼光谱实验 | 第49-50页 |
第三章 富G核酸引导组装氧化硅纳米结构 | 第50-75页 |
·富G核酸模板的设计及其自组装特性研究 | 第50-59页 |
·富G核酸在Na~+条件下的自组装特性研究 | 第50-54页 |
·溶液环境的改变调控G-四链体自组装结构 | 第54-59页 |
·以G_2T_4G_4 为模板引导氧化硅组装结构 | 第59-63页 |
·有机硅源与G_2T_4G_4 自组装体的相互作用 | 第59-61页 |
·叶脉状分枝氧化硅纳米结构形成 | 第61-63页 |
·G_2T_4G_4 模板引导氧化硅组装机理 | 第63-68页 |
·没有DNA存在的情况 | 第63-64页 |
·K~~+条件下G_2T_4G_4 作为模板 | 第64-66页 |
·Na~+条件下G4T4G4 作为模板 | 第66-67页 |
·G_2T_4G_4 模板引导叶脉状分枝氧化硅纳米结构组装机理 | 第67-68页 |
·溶液环境改变调控氧化硅组装结构 | 第68-73页 |
·pH值的影响 | 第68-70页 |
·乙醇含量的影响 | 第70-71页 |
·离子种类的影响 | 第71-73页 |
·本章小结 | 第73-75页 |
第四章 多态DNA模板引导合成银纳米颗粒 | 第75-92页 |
·多态DNA模板的设计及其自组装特性研究 | 第75-76页 |
·构象表征 | 第75-76页 |
·形貌表征 | 第76页 |
·Ag~+与多态DNA模板的相互作用研究 | 第76-81页 |
·CD表征Ag~+对不同DNA构象的影响 | 第76-78页 |
·Ag~+对不同DNA自组装结构迁移速率的影响 | 第78-79页 |
·Ag~+与多态DNA模板相互作用的密度泛函理论研究 | 第79-81页 |
·多态DNA模板对于生成银纳米颗粒的影响 | 第81-90页 |
·多态DNA模板与Ag纳米颗粒间的相互作用 | 第81-82页 |
·多态DNA模板对银纳米颗粒形态的影响 | 第82-85页 |
·pH值对于银纳米颗粒形态的影响 | 第85-87页 |
·Ag纳米颗粒的荧光特性研究 | 第87-90页 |
·本章小结 | 第90-92页 |
第五章 多态DNA模板合成银纳米颗粒的催化活性 | 第92-99页 |
·模型反应研究Ag-DNA的催化活性 | 第92-95页 |
·催化对硝基苯酚转化为对氨基苯酚 | 第92-93页 |
·多态DNA模板合成的Ag纳米颗粒的催化活性对比 | 第93-94页 |
·pH值对于Ag催化活性的影响 | 第94-95页 |
·催化对硝基苯甲酸的实验研究 | 第95-97页 |
·本章小结 | 第97-99页 |
第六章 DNA模板诱导晶态Ti0_2薄膜沉积 | 第99-114页 |
·DNA模板的固定 | 第99-103页 |
·DNA固定化 | 第99-101页 |
·不同DNA构象对比 | 第101-103页 |
·前驱体溶液性质的考察 | 第103-104页 |
·固定的DNA模板诱导Ti0_2 薄膜的沉积 | 第104-109页 |
·表面带磷酸基团的自组装膜诱导晶态Ti0_2 薄膜沉积 | 第109-113页 |
·本章小结 | 第113-114页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第114-116页 |
·结论 | 第114-115页 |
·以富G核酸为模板引导氧化硅纳米结构 | 第114页 |
·多态DNA模板引导合成Ag纳米颗粒及其催化活性 | 第114页 |
·DNA模板诱导晶态Ti0_2 薄膜沉积 | 第114-115页 |
·本文的创新点 | 第115页 |
·建议与展望 | 第115-116页 |
参考文献 | 第116-126页 |
发表论文和科研情况说明 | 第126-127页 |
致谢 | 第12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