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8页 |
第1章 引言 | 第8-14页 |
一、研究的意义 | 第8-10页 |
(一) 中美两国三地教材比较研究的意义 | 第8-9页 |
(二) 选择美国Prentice Hall版、台湾南一版和大陆人教版教材的初衷 | 第9页 |
(三) 高中几何部分教材比较研究的目的 | 第9-10页 |
二、问题的提出 | 第10-11页 |
(一) 高中新课程改革的要求 | 第10页 |
(二) 几何教育复兴的需要 | 第10页 |
(三) 研究问题 | 第10-11页 |
三、相关概念的界定 | 第11-12页 |
(一) 高中几何教材内容 | 第11页 |
(二) 几何的两种形式:直观几何和推理几何 | 第11-12页 |
(三) 课程广度、课程深度、章节习题综合难度 | 第12页 |
四、研究思路和方法 | 第12-14页 |
(一) 研究思路 | 第12-13页 |
(二) 研究方法 | 第13-14页 |
第2章 文献综述 | 第14-20页 |
一、国内外数学教材总体比较研究的现状 | 第14-17页 |
(一) 基于研究范围的综述 | 第14-15页 |
(二) 基于研究的内容领域的综述 | 第15-16页 |
(三) 基于高中阶段数学教材比较研究 | 第16-17页 |
二、国内外几何部分教材的比较研究 | 第17-20页 |
(一) 几何部分课程标准的比较 | 第17页 |
(二) 几何内容上的研究 | 第17-18页 |
(三) 直观几何和推理几何方面研究 | 第18-19页 |
(四) 小结 | 第19-20页 |
第3章 两国三地高中数学课程标准中几何部分的比较研究 | 第20-26页 |
一、两国三地高中课程标准中几何课程广度量化分析 | 第20-24页 |
(一) 三地不同几何内容的课程广度对比 | 第22-23页 |
(二) 三地几何内容总的课程广度对比 | 第23-24页 |
二、两国三地高中课程标准中几何课程深度量化分析 | 第24-26页 |
第4章 两国三地高中数学几何教材比较研究 | 第26-47页 |
一、两国三地高中几何教材宏观和微观编排结构比较 | 第26-32页 |
(一) 三地教材中几何、代数知识的宏观编排方式 | 第27-28页 |
(二) 三地教材几何知识点微观编排顺序 | 第28-30页 |
(三) 三地高中几何教材知识广度量化分析 | 第30-31页 |
(四) 小结 | 第31-32页 |
二、两国三地高中几何教材中素材的比较 | 第32-33页 |
(一) 三套高中几何教材课文素材比较分析 | 第32页 |
(二) 三套高中几何教材插图素材比较分析 | 第32-33页 |
(三) 三套高中几何教材例习题素材比较分析 | 第33页 |
三、两国三地高中教材几何知识呈现方式的比较 | 第33-43页 |
(一) 比较教材中几何内容呈现主线及其呈现手段的差异 | 第34-35页 |
(二) 教材中几何内容呈现的典型案例分析 | 第35-42页 |
(三) 基于几何内容的呈现上三地教材各有侧重 | 第42-43页 |
四、两国三地高中几何教材章节练习综合难度比较 | 第43-45页 |
(一) 鲍建生数学题综合难度模型简介 | 第43-44页 |
(二) 三套几何教材章节习题综合难度分析 | 第44-45页 |
五、两国三地高中几何教材教学实践上的比较 | 第45-47页 |
(一) 三地高中几何教材对应的学时相当 | 第45-46页 |
(二) 三地高中几何教材具体实施存在差异 | 第46-47页 |
第5章 两国三地高中数学几何教材比较的思考与建议 | 第47-54页 |
一、结论与思考 | 第47-51页 |
(一) 三地高中几何教材特点 | 第47-48页 |
(二) 三地高中几何教材优缺点分析 | 第48-50页 |
(三) 原因分析与思考 | 第50-51页 |
二、基于五方面对我国高中几何教材改革的建议 | 第51-54页 |
(一) 教学的适用性是高中几何教材的编写前提 | 第51页 |
(二) 学生学习的需求性是高中几何教材的编写重点 | 第51-52页 |
(三) 增加教材成本投入是高中几何教材提高质量的必要条件 | 第52页 |
(四) 几何知识的统筹编排是高中几何教材走向统一的必经之路 | 第52-53页 |
(五) 学习拓展性是高中几何教材编制的延拓性目标 | 第53-54页 |
参考文献 | 第54-57页 |
致谢 | 第57-5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