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我国小额诉讼制度的反思与重构
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目录 | 第5-7页 |
引言 | 第7-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3页 |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 第8-9页 |
一、选题背景 | 第8-9页 |
二、选题价值 | 第9页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简述 | 第9-11页 |
一、域外代表性国家及地区相关制度简述 | 第9-10页 |
二、国内研究现状及评述 | 第10-11页 |
第三节 研究进路及方法 | 第11-12页 |
一、研究进路 | 第11页 |
二、研究方法 | 第11-12页 |
第四节 观点创新 | 第12-13页 |
第二章 小额诉讼制度概述 | 第13-21页 |
第一节 小额诉讼的定义和特点 | 第13-16页 |
一、小额诉讼制度定义 | 第13-14页 |
二、小额诉讼制度特点 | 第14-16页 |
第二节 小额诉讼制度的立法价值追求 | 第16-19页 |
一、衡平诉讼效益与诉讼公正 | 第16-17页 |
二、符合法经济学基本原理 | 第17页 |
三、从原告角度分析更符合其起诉预期 | 第17-18页 |
四、以法院为出发点——优化配置司法资源 | 第18-19页 |
第三节 小额诉讼制度与相关制度的关系 | 第19-21页 |
一、与简易程序的关系 | 第19页 |
二、与ADR的关系 | 第19-21页 |
第三章 小额诉讼制度比较与借鉴 | 第21-29页 |
第一节 美国小额诉讼制度概述 | 第21-22页 |
一、提出背景 | 第21页 |
二、制度普遍特征 | 第21-22页 |
第二节 日本小额诉讼制度概述 | 第22-23页 |
一、提出背景 | 第22页 |
二、有关法律规定 | 第22-23页 |
第三节 台湾小额诉讼制度简述 | 第23-25页 |
一、制度设计背景 | 第24页 |
二、相关立法规定 | 第24-25页 |
第四节 小额诉讼制度比较借鉴 | 第25-29页 |
一、共性考察 | 第25-26页 |
二、差异分析 | 第26-27页 |
三、对比借鉴 | 第27-29页 |
第四章 我国小额诉讼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反思 | 第29-36页 |
第一节 新民诉法有关小额诉讼制度的规定 | 第29-31页 |
一、制度特色 | 第29页 |
二、存在的问题 | 第29-30页 |
三、评析 | 第30-31页 |
第二节 理论争议与反思 | 第31-32页 |
一、理论分歧 | 第31-32页 |
二、相关反思 | 第32页 |
第三节 实践问题与反思——以兴庆区法院为例 | 第32-36页 |
一、实际运作概况及问题小结 | 第33-35页 |
二、相关反思 | 第35-36页 |
第五章 我国小额诉讼制度的重构——完善建议 | 第36-44页 |
第一节 小额诉讼制度法律关系简析 | 第36-38页 |
一、小额诉讼制度适用范围分析 | 第36-37页 |
二、具体程序的简化 | 第37-38页 |
第二节 法官角色重塑 | 第38-39页 |
一、小额案件法官构成多样化 | 第38页 |
二、审判权下放 | 第38-39页 |
三、支持当事人合意选择法官 | 第39页 |
四、做好审判监督工作 | 第39页 |
第三节 诉讼的救济——执行问题 | 第39-40页 |
第四节 与ADR配合及完善简易程序 | 第40-44页 |
一、结合ADR制度 | 第40-41页 |
二、完善简易程序 | 第41-44页 |
结语 | 第44-45页 |
参考文献 | 第45-47页 |
谢辞 | 第47-48页 |
个人简历及论文发表情况 | 第4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