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目录 | 第5-6页 |
绪论 | 第6-10页 |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 第6-7页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7-8页 |
第三节 研究方法和创新之处 | 第8-10页 |
第一章 我国司法的特点及公众参与司法改革主要形式概述 | 第10-18页 |
第一节 我国司法的性质及特点 | 第10-12页 |
第二节 公众参与司法改革的主要形式 | 第12-18页 |
第二章 司法改革公众参与的理论基础和价值意义 | 第18-24页 |
第一节 司法改革公众参与的理论基础 | 第18-19页 |
第二节 司法改革公众参与的价值意义 | 第19-21页 |
第三节 司法改革公众参与的法律依据 | 第21-24页 |
第三章 我国司法改革公众参与的现状及问题 | 第24-38页 |
第一节 当前我国司法改革进程中面临的现实困境 | 第24-26页 |
第二节 司法改革公众参与的现状 | 第26-30页 |
第三节 司法改革公众参与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 | 第30-34页 |
第四节 推动中国司法改革进程的影响力案件及昭示意义 | 第34-38页 |
第四章 国外司法改革公众参与的对比分析 | 第38-42页 |
第一节 国外司法改革公众参与的相关制度 | 第38-40页 |
第二节 国外司法改革公众参与的启示 | 第40-42页 |
第五章 我国司法改革中公众有序参与的机制构想 | 第42-50页 |
第一节 加强思想政治建设提升司法改革理论武装 | 第42-43页 |
第二节 完善司法改革公众有序参与措施 | 第43-45页 |
第三节 司法改革公众有序参与制度构建 | 第45-47页 |
第四节 司法改革公众有序参与途径设计 | 第47-50页 |
结语 | 第50-52页 |
参考文献 | 第52-54页 |
致谢 | 第54-56页 |
个人简介 | 第56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5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