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发动机用燃气燃烧器设计与性能仿真
| 摘要 | 第1-4页 |
| Abstract | 第4-8页 |
| 1 绪论 | 第8-15页 |
| ·课题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第8-10页 |
| ·燃气燃烧器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4页 |
| ·气体燃烧技术 | 第10-12页 |
| ·燃烧器几何结构设计研究 | 第12-13页 |
| ·燃烧过程数值模拟研究 | 第13-14页 |
| ·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14页 |
| ·本章小结 | 第14-15页 |
| 2 燃气燃烧方法与强化 | 第15-21页 |
| ·燃气燃烧器分类 | 第15-16页 |
| ·扩散燃烧器 | 第15页 |
| ·大气式燃烧器 | 第15页 |
| ·完全预混式燃烧器 | 第15-16页 |
| ·强化燃烧过程的措施 | 第16-18页 |
| ·预热燃气和空气 | 第16-17页 |
| ·加强气流紊动 | 第17页 |
| ·烟气再循环 | 第17页 |
| ·应用旋转气流 | 第17-18页 |
| ·减少氮氧化物发生量的方法 | 第18-20页 |
| ·氮氧化物生成机理 | 第18-19页 |
| ·减少氮氧化物生成方法 | 第19-20页 |
| ·本章小结 | 第20-21页 |
| 3 燃气燃烧器结构设计 | 第21-27页 |
| ·设计思路 | 第21页 |
| ·设计原理 | 第21-22页 |
| ·轴向弯曲叶片旋流器 | 第22-25页 |
| ·燃气分流器设计 | 第25页 |
| ·喇叭形火道 | 第25页 |
| ·燃烧器结构 | 第25-26页 |
| ·燃气炉整体结构设计 | 第26页 |
| ·本章小结 | 第26-27页 |
| 4 燃气炉燃烧过程的数学模型 | 第27-36页 |
| ·气相燃烧基本控制方程 | 第27-30页 |
| ·质量守恒方程 | 第27-28页 |
| ·动量守恒方程 | 第28页 |
| ·能量守恒方程 | 第28-29页 |
| ·组分守恒方程 | 第29页 |
| ·控制方程的通用形式 | 第29-30页 |
| ·燃烧过程数值模拟方法 | 第30-31页 |
| ·湍流模型 | 第31-32页 |
| ·燃烧模型 | 第32-33页 |
| ·辐射传热模型 | 第33-34页 |
| ·WSGGM模型 | 第33-34页 |
| ·P-1辐射模型 | 第34页 |
| ·NO_x生成模型 | 第34-35页 |
| ·热力型NO_x | 第34-35页 |
| ·快速型NO_x | 第35页 |
| ·NO_x的求解方程 | 第35页 |
| ·本章小结 | 第35-36页 |
| 5 数值研究方法与模型建立 | 第36-52页 |
| ·GAMBIT前处理软件 | 第36页 |
| ·FLUENT软件简介 | 第36-37页 |
| ·几何模型的简化与相关参数的确定 | 第37-43页 |
| ·几何模型的简化 | 第37-39页 |
| ·网格划分 | 第39-40页 |
| ·操作参数的确定 | 第40-42页 |
| ·边界条件和初始条件的确定 | 第42-43页 |
| ·数学模型的选定 | 第43-46页 |
| ·计算方法 | 第46-51页 |
| ·对流插值方法设置 | 第46-47页 |
| ·SIMPLE算法 | 第47-49页 |
| ·设定松弛因子 | 第49页 |
| ·计算稳定性与收敛条件的判定 | 第49-51页 |
| ·本章小结 | 第51-52页 |
| 6 燃烧过程数值模拟分析 | 第52-59页 |
| ·数值模拟求解流程 | 第52-53页 |
| ·长方体炉膛与圆柱体炉膛温度场对比分析 | 第53-55页 |
| ·预热温度对温度场影响分析 | 第55-56页 |
| ·速度矢量分析 | 第56页 |
| ·火焰面特性分析 | 第56-57页 |
| ·NO_x分布云图 | 第57-58页 |
| ·本章小结 | 第58-59页 |
| 7 结论 | 第59-62页 |
| ·论文结论 | 第59页 |
| ·创新点 | 第59-60页 |
| ·展望 | 第60-62页 |
| 参考文献 | 第62-66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66-67页 |
| 致谢 | 第67-6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