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进程中的政府行为研究
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6页 |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8-10页 |
·选题背景 | 第8-9页 |
·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第10-14页 |
·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 第10-12页 |
·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 第12-14页 |
·研究思路和方法 | 第14页 |
·研究的思路 | 第14页 |
·研究的方法 | 第14页 |
·研究内容 | 第14-16页 |
第二章 核心概念与理论基础 | 第16-20页 |
·关键概念界定 | 第16-18页 |
·政府行为 | 第16页 |
·新生代农民工 | 第16-17页 |
·农民工市民化 | 第17-18页 |
·研究的理论基础 | 第18-20页 |
·治理与善治理论 | 第18页 |
·社会公平理论 | 第18-20页 |
第三章 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的特征与困境 | 第20-28页 |
·新生代农民工及其市民化的特征 | 第20-22页 |
·新生代农民工的群体特征 | 第20页 |
·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的特征 | 第20-22页 |
·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面临的困境 | 第22-25页 |
·身份认同困惑 | 第22-23页 |
·就业权益受损 | 第23页 |
·生活成本高昂 | 第23-24页 |
·社会保障缺失 | 第24-25页 |
·政府推动农民工市民化的必要性分析 | 第25-28页 |
·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 | 第25-26页 |
·实现社会公平的要求 | 第26页 |
·推动工业化和城镇化 | 第26-28页 |
第四章 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中的政府行为评析 | 第28-35页 |
·政府行为的主要体现 | 第28-30页 |
·供给相关制度和政策 | 第28页 |
·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 | 第28-29页 |
·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 | 第29-30页 |
·政府行为存在的问题 | 第30-32页 |
·制度供给的不足 | 第30-31页 |
·管理的缺位和错位 | 第31-32页 |
·公共服务职能的缺失 | 第32页 |
·政府行为问题的成因 | 第32-35页 |
·城乡分割的二元结构 | 第32-33页 |
·价值取向的偏离 | 第33-34页 |
·政府自身利益驱动 | 第34-35页 |
第五章 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中政府行为的完善 | 第35-44页 |
·纠正价值观的偏差 | 第35-36页 |
·正视农民工及其市民化的作用 | 第35页 |
·创新地方领导干部考核机制 | 第35-36页 |
·深化城乡二元制度改革 | 第36-39页 |
·户籍制度改革 | 第36-37页 |
·就业制度改革 | 第37-38页 |
·社会保障制度改革 | 第38-39页 |
·创新政府管理模式 | 第39-41页 |
·强化管理中的服务意识 | 第39页 |
·创建多元参与的管理模式 | 第39-40页 |
·直接管理和间接管理相结合 | 第40-41页 |
·完善政府行为的其他措施 | 第41-44页 |
·加强立法和法律保护 | 第41-42页 |
·提升新生代农民工就业能力 | 第42页 |
·形成市民化成本的多元分摊机制 | 第42-44页 |
结语 | 第44-45页 |
参考文献 | 第45-48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第48-49页 |
致谢 | 第4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