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学论文--中国文学论文--各体文学评论和研究论文--少数民族文学论文

当代中国蒙古族文学叙事的性别研究

摘要第1-7页
Abstract第7-12页
绪论第12-33页
 一、选题的缘起与意义第12-16页
 二、相关研究历史与现状第16-30页
 三、研究目标、基本思路及研究方法第30-33页
第一章 蒙古族革命叙事中的政治话语与性别书写第33-62页
 第一节 新型民族关系建构与性别想象第34-45页
  一、“兄弟”模式、阶级分析:新型民族关系的基本形态及依据第35-38页
  二、“蒙汉恋情”:民族“社会距离”及想象性解决第38-41页
  三、汉族医生与蒙古族患者:民族特殊经验及其跨文化阐释第41-45页
 第二节 革命进程中的蒙古族女性第45-53页
  一、“白月里流黑泪”的劳苦妇女第45-48页
  二、“新生活的土壤里开出的花朵”第48-51页
  三、“坏女人”形象及“性的叙述”的困难第51-53页
 第三节 英雄史诗叙事模式的承续与改造第53-62页
  一、从“战争+婚姻”母题到“革命+恋爱”模式第54-57页
  二、马背民族的革命英雄与民族审美传统第57-62页
第二章 性别视野中的民族历史叙事第62-100页
 第一节 成吉思汗叙事的性别文化内涵第64-73页
  一、“苍狼白鹿”:蒙古族传统性别理想的复现第64-67页
  二、“诃额伦训子”:意味深长的民族历史片段第67-70页
  三、术赤血统疑云:成吉思汗崇拜及父系血统观第70-73页
 第二节 蒙元女杰想象的“解构”第73-84页
  一、王室女儿:“女人交易”以“父之名”第74-77页
  二、女政治家:“作为男人支持者的女人”第77-80页
  三、满都海斯琴:“赛因哈屯”的功绩第80-84页
 第三节 嘎达梅林叙事的性别审视第84-100页
  一、嘎达梅林形象与蒙古族性别审美传统第87-90页
  二、牡丹形象的重构:母职复归及女英雄的“末路”第90-95页
  三、“红颜祸水”与民族历史记忆第95-100页
第三章 蒙古族生态书写的性别表述与民族认同第100-127页
 第一节 生态书写的女性想象与民族认同第102-112页
  一、女性与自然的互指:民族认同合法性的获得第104-105页
  二、神化女性想象:传统萨满文化的现代阐释第105-106页
  三、老额吉:蒙古族生态文化的诗性彰显第106-108页
  四、母子场景的重构:民族传统文化之优质的凸显第108-112页
 第二节 传统游牧文化的魅力与现代境遇第112-127页
  一、“乞颜精神”:游牧文化人格的刚健之美第112-115页
  二、自由浪漫:一种诗意的男性生命形态第115-118页
  三、生命意识:“铁汉柔情”的奥秘第118-121页
  四、最后的守望:文化焦虑与多重批判第121-127页
第四章 蒙古族文学叙事中的启蒙与性别第127-164页
 第一节 喇嘛的爱情故事第129-137页
  一、佛教禁欲文化及其对人性的压抑第130-132页
  二、“性的政治”与历史批判第132-135页
  三、宗教终极关怀与人性局限第135-137页
 第二节 启蒙语境中的女性苦难与救赎第137-148页
  一、承载国家民族苦难的女性受难者第137-142页
  二、蒙古族妇女性别遭际的人道主义观照第142-148页
 第三节 性别视域与蒙古族女性主体性叙事第148-164页
  一、“女强人”的悲喜人生第148-154页
  二、蒙古族“娜拉”何去何从第154-158页
  三、有限的女性本体探寻第158-164页
结语第164-170页
参考文献第170-178页
致谢第178-179页
个人简历及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179页

论文共17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明代文官制度与明代文学
下一篇:明清游历小说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