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机的应用论文--信息处理(信息加工)论文--模式识别与装置论文

体视显微镜立体匹配技术研究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2页
引言第12-13页
1 绪论第13-23页
   ·选题背景与意义第13-15页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5-18页
   ·论文主要工作和创新点第18-21页
   ·论文组织结构第21-22页
   ·本章小结第22-23页
2 立体视觉和立体匹配及常用的特征提取算法第23-37页
   ·线性摄像机模型第23-26页
     ·摄像机成像原理第23-24页
     ·摄像机成像模型第24-25页
     ·摄像机模型中坐标系之间的转换第25-26页
   ·立体视觉及立体匹配原理第26-29页
     ·立体视觉产生的生物机理第26-27页
     ·计算机模拟双目立体视觉过程第27-29页
   ·SIFT特征提取第29-34页
     ·SIFT特征检测算法第29-30页
     ·DOG多尺度空间第30-31页
     ·点的搜索与定位第31页
     ·极值点的精确定位第31-32页
     ·特征点方向分配第32-33页
     ·特征点特征矢量的生成第33-34页
   ·DAISY特征提取第34-36页
   ·本章小结第36-37页
3 基于图像边缘检测的体视显微镜自动聚焦算法第37-47页
   ·边缘检测原理第37-38页
   ·常用的边缘检测算子第38-40页
     ·ROBERTS算子第38-39页
     ·SOBEL算子第39页
     ·拉普拉斯(LAPLACIAN)算子第39-40页
     ·CANNY算子第40页
   ·基于CANNY算子边缘检测及聚焦评价函数第40-43页
     ·全局阈值噪声抑制第42-43页
     ·聚焦评价函数第43页
   ·实验结果及分析第43-46页
   ·本章小结第46-47页
4 基于感兴趣区域提取的颜色校正算法第47-58页
   ·提出颜色校正方法整体方案第47-48页
   ·感兴趣区域提取和分割第48-51页
     ·显著对象提取第48-50页
     ·显著对象分割第50-51页
   ·累计直方图匹配第51-54页
   ·实验结果及评价第54-57页
   ·本章小结第57-58页
5 基于SIFT特征点匹配的颜色校正和极线校正方法第58-74页
   ·特征点匹配第59-61页
     ·RANSAC算法第59-60页
     ·优化一致性提纯算法第60-61页
   ·立体图像对颜色校正第61-65页
     ·单应性矩阵求取第61-63页
     ·利用单应性矩阵实现颜色校正第63-65页
     ·颜色校正结果评价第65页
   ·颜色校正实验结果及分析第65-67页
   ·极线校正第67-72页
     ·直射变换矩阵产生原因第68-69页
     ·直射变换矩阵参数求取第69-70页
     ·基于直射变换矩阵实现极线校正第70-72页
   ·本章小结第72-74页
6 显微图像立体匹配算法第74-85页
   ·初始匹配代价第75-79页
     ·初始匹配代价函数计算第76-77页
     ·视差平面拟合第77-79页
   ·初始视差获取及平面优化第79-80页
   ·MEANSHIFT图像分割第80-81页
   ·立体匹配及平面拟合实验结果分析第81-83页
   ·本章小结第83-85页
7 结论与展望第85-88页
   ·本论文工作总结第85-86页
     ·基于边缘检测的体视显微镜自动聚焦第85页
     ·立体图像对颜色校正第85-86页
     ·立体图像对立体匹配第86页
   ·下一步研究方向第86-88页
参考文献第88-94页
硕士研究生期间研究成果第94-95页
致谢第95页

论文共9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嵌入式Linux的电子车牌识别系统设计与实现
下一篇:克隆选择多目标优化算法及其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