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农作物论文--禾谷类作物论文--麦论文--小麦论文

氮肥管理对高产小麦和玉米锌吸收、转移与累积的影响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8页
目录第8-12页
第一章 绪论第12-21页
   ·研究背景与目的第12-14页
     ·锌对人体健康的重要性及人体缺乏现状第12页
     ·锌对植物生长发育的重要性第12-13页
     ·土壤中微量元素缺乏现状第13页
     ·氮肥管理现状第13-14页
   ·国内外研究进展第14-19页
     ·植物根系锌的吸收、运输、再转移和在籽粒的累积及生物有效性第14-17页
     ·氮素供应对锌吸收、运输、再转移的影响及可能的生理学和分子生物学机制第17-19页
   ·问题提出第19页
   ·研究内容第19-21页
     ·研究思路第19-20页
     ·研究内容第20-21页
第二章 氮素供应对冬小麦植株锌营养和籽粒锌累积的影响第21-32页
   ·引言第21-22页
   ·材料与方法第22-23页
     ·试验地介绍第22页
     ·试验设计与作物管理第22-23页
     ·样品采集与分析第23页
     ·数据分析第23页
   ·试验结果第23-30页
     ·地上部生物量累积第23页
     ·地上部植株氮素浓度第23-26页
     ·地上部植株鲜浓度和鲜累积量第26页
     ·籽粒产量及籽粒和秸秆中锌和氮浓度和累积量第26-28页
     ·花前和花后锌分配比例及其对籽粒锌累积的表观贡献率第28-30页
     ·土壤有效微量元素含量第30页
   ·讨论第30-32页
第三章 氮素供应对冬小麦根系形态特征的影响及其与锌吸收和累积的关系第32-50页
   ·引言第32-33页
   ·材料与方法第33-35页
     ·试验地介绍第33页
     ·试验设计与作物管理第33-34页
     ·样品采集与分析第34-35页
     ·数据分析第35页
   ·结果与分析第35-47页
     ·籽粒和秸秆干重及其锌和氮素浓度和累积量第35页
     ·籽粒和秸秆其它矿质元素的浓度第35页
     ·全生育期小麦地上部和根系干重、锌浓度和锌累积量第35-41页
     ·全生育期冬小麦地上部和根系其他矿质养分浓度和累积量第41页
     ·不同土层中的根长密度和根表面积第41页
     ·不同土层中的根系锌浓度和根系锌分布第41-44页
     ·锌在地上部和根系的分配比例第44-45页
     ·根系特征参数与锌吸收和累积的关系第45-47页
   ·讨论第47-50页
第四章 氮素供应对小麦籽粒不同组分锌和铁化学形态的影响第50-70页
   ·引言第50-51页
   ·材料与方法第51-53页
     ·试验地介绍第51页
     ·籽粒样品采集第51-52页
     ·微量元素分析第52页
     ·铁和锌的化学形态的测定第52-53页
     ·统计分析第53页
   ·试验结果第53-68页
     ·铁锌在小麦籽粒不同组分的浓度和分配比例(试验一)第53-57页
     ·铁锌在小麦籽粒不同组分中的化学形态(试验一)第57-60页
     ·小麦籽粒不同组分中铁锌化学形态的浓度(试验一)第60-63页
     ·小麦籽粒组分中蛋白质和铁锌分配(试验二)第63页
     ·小麦籽粒不同组分中植酸和植酸与铁、锌和钙的摩尔比(试验二)第63页
     ·小麦籽粒不同组分中铁锌存在的化学形态及其浓度(试验二)第63-68页
   ·讨论第68-70页
第五章 不同产量水平下小麦植株中-微量元素累积规律第70-84页
   ·引言第70-71页
   ·材料与方法第71-73页
     ·田间试验介绍第71页
     ·取样和样品分析第71-73页
     ·数据分析第73页
   ·结果与讨论第73-83页
     ·数据库的整体情况第73-74页
     ·不同氮肥水平下单位籽粒养分需求量第74-80页
     ·不同产量水平下单位籽粒养分需求量第80页
     ·不同产量水平下植株生物量与锌累积量第80-81页
     ·不同产量水平下植株铁累积量第81页
     ·不同产量水平下植株锰累积量第81-82页
     ·不同产量水平下植株铜累积量第82页
     ·不同产量水平下植株镁和钙累积量第82-83页
   ·总结第83-84页
第六章 氮素供应对夏玉米根系形态特征的影响及其与锌吸收和累积的关系第84-98页
   ·引言第84页
   ·材料与方法第84-87页
     ·试验地介绍第84-85页
     ·试验设计与作物管理第85页
     ·样品采集与分析第85-86页
     ·数据分析第86-87页
   ·试验结果第87-96页
     ·不同氮肥供应水平下玉米籽粒养分浓度第87页
     ·花前和花后锌分配比例及其对籽粒锌累积的表观贡献率第87-88页
     ·生育期内玉米地上部和根系干重、锌浓度和锌累积量(2011年)第88页
     ·生育期内夏玉米地上部和根系其它矿质养分浓度和累积量(2011年)第88页
     ·不同土层中的根长和根表面积第88-94页
     ·矿质养分在植株体内的分布第94页
     ·根系特征参数与锌吸收和累积的关系第94-96页
   ·讨论第96-98页
第七章 不同产量水平和不同氮肥管理条件下夏玉米植株微量元素累积规律第98-115页
   ·引言第98-99页
   ·材料与方法第99-101页
     ·田间试验介绍第99页
     ·样品采集与分析第99-101页
     ·数据分析第101页
   ·结果第101-112页
     ·数据库的整体情况第101-102页
     ·不同产量水平下玉米植株微量元素累积动态第102-109页
     ·不同品种的单位籽粒微量元素需求量第109页
     ·不同氮肥管理措施下玉米植株微量元素累积动态第109-112页
   ·讨论第112-115页
第八章 综合讨论、结论与展望第115-120页
   ·综合讨论第115-117页
   ·主要结论第117-118页
   ·研究特色与创新第118页
   ·展望第118-120页
参考文献第120-135页
致谢第135-137页
作者简历第137-138页

论文共13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玉米改良自交系224与亲本农艺性状的比较及根系形态可塑性变化对适应低磷胁迫的作用
下一篇:华北地区冬小麦—夏玉米作物生产体系产量差特征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