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8页 |
| 第一章 前言 | 第8-14页 |
| 1 土壤分类的重要意义 | 第8-10页 |
| 2 国内外土壤分类研究动态 | 第10-14页 |
| ·国外研究动态及趋势 | 第10-11页 |
| ·国内研究动态及趋势 | 第11-14页 |
| ·分类方法的研究动态 | 第11-12页 |
| ·我国土壤系统分类应用研究进展 | 第12页 |
| ·河北地区土壤分类研究进展 | 第12-14页 |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第14-19页 |
| 1 研究区域介绍 | 第14-15页 |
| 2 研究契机与内容 | 第15-16页 |
| 3 技术路线 | 第16-17页 |
| 4 野外调查 | 第17页 |
| 5 实验室数据分析方法 | 第17-18页 |
| 6 样区剖面分布 | 第18-19页 |
| 第三章 冀北地区典型土壤发生特性与土壤系统分类 | 第19-47页 |
| 1 冀北地区棕壤及棕壤性土发生特性与系统分类 | 第20-26页 |
| ·棕壤及棕壤性土典型剖面主要成土环境 | 第20页 |
| ·棕壤及棕壤性土典型剖面特性与理化性质 | 第20-24页 |
| ·土壤系统分类 | 第24-26页 |
| 2 冀北地区盐碱化土壤发生特性与系统分类 | 第26-33页 |
| ·盐碱化土壤典型剖面主要成土环境 | 第26页 |
| ·盐碱化土壤典型剖面特性与理化性质 | 第26-30页 |
| ·土壤系统分类 | 第30-33页 |
| 3 冀北地区典型黑土及灰色森林土发生特性与系统分类 | 第33-38页 |
| ·黑土及灰色森林土典型剖面主要成土环境 | 第33页 |
| ·黑土及灰色森林土典型剖面发生特性与理化性质 | 第33-36页 |
| ·土壤系统分类 | 第36-38页 |
| 4 冀北地区典型褐土及褐土性土发生特性与系统分类 | 第38-43页 |
| ·褐土及褐土性土在典型剖面主要成土环境 | 第38页 |
| ·褐土及褐土性土典型剖面发生特性与理化性质 | 第38-41页 |
| ·土壤系统分类 | 第41-43页 |
| 5 冀北地区典型石质土及粗骨土发生特性与系统分类 | 第43-47页 |
| ·石质土及粗骨土典型剖面主要成土环境 | 第43页 |
| ·石质土及粗骨土典型剖面发生特性与理化性质 | 第43-45页 |
| ·土壤系统分类 | 第45-47页 |
| 第四章 冀北地区典型土壤主要诊断层和诊断特性 | 第47-49页 |
| 1 诊断层 | 第47页 |
| 2 诊断特性 | 第47页 |
| 3 冀北地区典型土壤主要诊断层和诊断特性统计 | 第47-49页 |
| 第五章 冀北地区典型土壤发生分类与系统分类参比 | 第49-52页 |
| 1 主要三种参比类型 | 第49-50页 |
| 2 冀北地区典型土壤的单个土体参比 | 第50-52页 |
| 第六章 冀北地区典型土壤的基层分类 | 第52-57页 |
| 1 土族的定义及划分原则 | 第52页 |
| 2 土系的定义及划分原则 | 第52-53页 |
| 3 冀北地区典型土壤的基层分类 | 第53-57页 |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第57-59页 |
| 1 本文主要结论 | 第57页 |
| 2 展望 | 第57-59页 |
| 参考文献 | 第59-62页 |
| 致谢 | 第62-63页 |
| 作者简历 | 第63页 |
| 在读期间科研学术成果目录 | 第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