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二人转的文化人类学解读
中文摘要 | 第1-8页 |
Abstract | 第8-9页 |
绪论 | 第9-13页 |
一、选题目的和意义 | 第9页 |
二、相关 研究综述 | 第9-11页 |
三、选题 思路与方法 | 第11-13页 |
第一章 二人转的文化形态 | 第13-22页 |
第一节 二人转的源流与变迁 | 第13-15页 |
第二节 二人转的基本表演模式 | 第15-18页 |
第三节 二人转的原型结构分析 | 第18-22页 |
第二章 二人转的文化特色 | 第22-33页 |
第一节 二人转的地域文化特色 | 第22-25页 |
第二节 二人转的大众文化心理 | 第25-29页 |
第三节 二人转的民俗文化魅力 | 第29-33页 |
第三章 二人转的文化内涵 | 第33-42页 |
第一节 二人转表演中的特殊符号 | 第33-36页 |
第二节 二人转表演中的情境行为 | 第36-39页 |
第三节 二人转表演中的狂欢模式 | 第39-42页 |
第四章 二人转的传承与 创新 | 第42-50页 |
第一节 二人转表演的“现代性” | 第42-45页 |
第二节 二人转表演的“扩布性” | 第45-47页 |
第三节 二人转表演的“雅与俗” | 第47-50页 |
第五章 二人转发展的量化分析 | 第50-55页 |
第一节 二人转的产业化 | 第50-52页 |
第二节 数据量化分析 | 第52-55页 |
结语 | 第55-56页 |
参考文献 | 第56-59页 |
攻读学位研究成果 | 第59-60页 |
致谢 | 第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