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生物科学论文--昆虫学论文--昆虫遗传学论文

木瓜榕榕小蜂群落中Wolbachia的感染格局

中文摘要第1-13页
Abstract第13-15页
1 前言第15-43页
   ·功能性雌雄异株第15-18页
   ·木瓜榕与榕小蜂第18-20页
     ·木瓜榕与传粉榕小蜂第18-19页
     ·木瓜榕与非传粉小蜂第19-20页
   ·DNA 条形码技术第20-23页
     ·DNA 条形码原理和操作第20-21页
     ·DNA 条形码基因选择第21-22页
     ·DNA 条形码优势和缺陷第22-23页
   ·核基因 ITS2第23-28页
     ·ITS 分子结构特点第23-24页
     ·ITS 引物设计第24-25页
     ·ITS2 序列二级结构第25-27页
     ·ITS 基因在昆虫分类学上应用第27-28页
   ·Wolbachia 研究概述第28-42页
     ·Wolbachia 生物学特征第28-30页
     ·Wolbachia 的 PCR 检测技术及 MLST 法应用第30-34页
     ·Wolbachia 分布和多样性第34-36页
     ·Wolbachia 传播路径第36-38页
     ·Wolbachia 对寄主影响第38-40页
     ·Wolbachia 与寄主线粒体第40-41页
     ·Wolbachia 与榕小蜂第41-42页
   ·研究工作目的和意义第42-43页
2 材料与方法第43-53页
   ·试验材料第43-45页
   ·试剂第45页
   ·仪器设备第45页
   ·试验方法第45-53页
     ·总 DNA 提取第45-46页
     ·无损伤快速 DNA 提取方法第46页
     ·技术路线第46-48页
     ·PCR 引物及反应体系第48-49页
     ·PCR 扩增与序列测序第49-51页
     ·序列分析和系统发育第51-53页
3 结果与分析第53-78页
   ·榕小蜂形态研究第53-55页
   ·核苷酸碱基特征第55-56页
   ·ITS 基因全长及 ITS2 二级结构特征第56-57页
   ·mtDNA 基因多样性及中性检测第57-59页
   ·榕小蜂系统发育分析第59-67页
     ·传粉榕小蜂与非传粉榕小蜂第59-62页
     ·造瘿榕小蜂 Apocryptophagus sp.1 和 Apocryptophagus sp.2第62-67页
   ·榕小蜂 Wolbachia 感染情况第67-72页
     ·感染率检测第67-68页
     ·株系鉴定第68-71页
     ·地理差异比较第71-72页
   ·Wolbachia 与 mtDNA 多样性联系第72-75页
     ·非传粉榕小蜂 Sycoscapter sp.1第72-73页
     ·造瘿榕小蜂 Apocryptophagus sp.1 与 Apocryptophagus sp.2第73-75页
   ·Wolbachia 水平传播第75-78页
4 讨论第78-84页
   ·DNA 条形码可靠性第78-79页
   ·Apocryptophagus sp.1 与 Apocryptophagus sp.2 是否为姐妹种第79-82页
   ·寄主利用第82-83页
   ·Wolbachia 与物种形成第83-84页
5 结论第84-86页
参考文献第86-99页
附录第99-137页
致谢第137-139页
攻读学位发表论文第139页

论文共13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类黄酮调控基因AtMYB12的异源表达及其对植物抗病性的贡献
下一篇:三维医学图像体绘制研究及影像系统的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