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0页 |
第一章 引言 | 第10-15页 |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一、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二、研究意义 | 第11页 |
第二节 论文研究内容 | 第11-12页 |
第三节 研究方法和结构 | 第12-13页 |
一、研究方法 | 第12-13页 |
二、文章结构 | 第13页 |
第四节 论文创新点与不足 | 第13-15页 |
一、创新点 | 第13-14页 |
二、不足之处 | 第14-15页 |
第二章 对外直接投资区位选择的理论和文献综述 | 第15-26页 |
第一节 国际直接投资理论及其对投资区位的阐释 | 第15-17页 |
一、古典区位理论 | 第15页 |
二、成本学派 | 第15-16页 |
三、市场学派 | 第16-17页 |
第二节 国际直接投资理论 | 第17-19页 |
一、产业组织理论 | 第17页 |
二、产品生命周期理论 | 第17-18页 |
三、国际生产折衷理论 | 第18-19页 |
第三节 国际贸易理论 | 第19-20页 |
第四节 实证研究的综述 | 第20-24页 |
一、国外实证研究 | 第20-22页 |
二、国内相关研究 | 第22-24页 |
第五节 小结 | 第24-26页 |
第三章 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区位选择的概况 | 第26-36页 |
第一节 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历程 | 第26-30页 |
一、初步探索阶段(1979 年-1985 年) | 第26-27页 |
二、稳步发展阶段(1986 年-1992 年) | 第27-28页 |
三、积极“走出去”阶段(1993-2002 年) | 第28-29页 |
四、快速发展阶段(2003 年至今) | 第29-30页 |
第二节 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区位选择的分布现状 | 第30-36页 |
第四章 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区位选择的影响因素 | 第36-44页 |
第一节 对外直接投资区位选择的影响因素 | 第36-44页 |
一、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动机 | 第36-37页 |
二、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区位选择的影响因素分析 | 第37-44页 |
第五章 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区位选择的实证分析 | 第44-54页 |
第一节 引力模型介绍 | 第44-45页 |
第二节 数据的收集 | 第45-46页 |
第三节 模型分析结果及结论 | 第46-54页 |
一、模型估计 | 第46-48页 |
二、模型修正 | 第48-50页 |
三、对发达国和发展中国家分组模拟 | 第50-51页 |
四、模型结果分析 | 第51-54页 |
第六章 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区位选择的对策建议 | 第54-64页 |
第一节 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区位选择存在的问题 | 第54-56页 |
一、对外直接投资总额仍较小,投资区域分布不均 | 第54-55页 |
二、对东道国的市场敏感度低 | 第55页 |
三、对外直接投资动机较单一,导致投资区位选择范围小 | 第55-56页 |
第二节 对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区位选择的对策建议 | 第56-64页 |
一、逐步完善对外直接投资的政策 | 第57-60页 |
二、完善对外直接投资的企业战略政策 | 第60-61页 |
三、后金融危机时代的促进政策 | 第61-64页 |
参考文献 | 第64-68页 |
附录 | 第68-74页 |
致谢 | 第74-75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7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