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8页 |
Abstract | 第8-10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22页 |
·双喷嘴挡板式伺服阀的研究背景 | 第10-18页 |
·电液伺服阀的发展历史 | 第10-11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3页 |
·电液伺服阀的发展趋势 | 第13-18页 |
·双喷嘴挡板阀的工作原理及主要性能参数 | 第18-20页 |
·双喷嘴挡板阀的基本结构及工作原理 | 第18-19页 |
·压力—流量特性 | 第19页 |
·先导级效率 | 第19-20页 |
·双喷嘴挡板阀的问题与不足 | 第20页 |
·双喷嘴挡板阀的研究意义 | 第20页 |
·主要研究内容 | 第20-22页 |
第二章 双喷嘴挡板式电液伺服阀的工作原理及数学模型 | 第22-42页 |
·双喷嘴挡板式力反馈两级电液伺服阀结构及工作原理 | 第22-24页 |
·喷嘴挡板式两级电液伺服阀的数学模型 | 第24-41页 |
·力矩马达传递函数 | 第24-30页 |
·衔铁组件的运动方程 | 第30-33页 |
·双喷嘴挡板阀的流量方程 | 第33-37页 |
·喷嘴挡板阀的负载压力 | 第37-38页 |
·功率级滑阀的传递函数 | 第38-39页 |
·阀控缸的传递函数 | 第39-40页 |
·伺服阀的方框图与总传递函数 | 第40-41页 |
·本章小结 | 第41-42页 |
第三章 双喷嘴挡板式电液伺服阀的静态特性分析 | 第42-60页 |
·FLUENT软件概述 | 第42-43页 |
·网格划分技术 | 第42-43页 |
·FLUENT软件的优点 | 第43页 |
·双喷嘴挡板阀流场模型 | 第43-45页 |
·流场模型建立 | 第43-44页 |
·网格划分及参数设置 | 第44-45页 |
·流场模拟结果分析 | 第45-48页 |
·静态特性分析 | 第48-49页 |
·压力特性 | 第48页 |
·恢复流量特性 | 第48-49页 |
·双喷嘴挡板阀前置级主要参数对其静态特性的影响 | 第49-52页 |
·固定节流孔的长度 | 第49-50页 |
·固定节流孔直径 | 第50页 |
·喷嘴端面凸缘厚度 | 第50-51页 |
·喷嘴直径 | 第51-52页 |
·喷嘴挡板阀的空蚀特性 | 第52-55页 |
·双喷嘴挡板阀空蚀模型 | 第52页 |
·计算结果与分析 | 第52-55页 |
·不同凸缘厚度对空蚀现象的影响 | 第55-58页 |
·本章小结 | 第58-60页 |
第四章 双喷嘴挡板式电液伺服阀的动态特性分析 | 第60-68页 |
·MATLAB/Simulink软件概述 | 第60页 |
·双喷嘴挡板式电液伺服阀设计 | 第60-62页 |
·力矩马达的固有频率 | 第61页 |
·反馈杆刚度 | 第61页 |
·力矩马达力矩—电流系数 | 第61页 |
·极化磁通、控制磁通和磁弹簧刚度 | 第61-62页 |
·弹簧管刚度 | 第62页 |
·伺服阀性能分析 | 第62-64页 |
·稳定性对Xvf的影响 | 第62-64页 |
·提高Kvf的方法 | 第64页 |
·伺服阀动态特性Simulink仿真 | 第64-67页 |
·伺服阀动态特性仿真及参数优化 | 第64-65页 |
·参数Kvy对系统的影响 | 第65-67页 |
·本章小结 | 第67-68页 |
总结与展望 | 第68-70页 |
1 总结 | 第68页 |
2 展望 | 第68-70页 |
参考文献 | 第70-73页 |
致谢 | 第73-74页 |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7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