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8页 |
缩略词 | 第8-9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9-21页 |
·引言 | 第9页 |
·水稻热害的两个主要时期 | 第9页 |
·开花期 | 第9页 |
·灌浆期 | 第9页 |
·耐热性鉴定 | 第9-10页 |
·水稻开花期耐热性的鉴定 | 第9-10页 |
·水稻灌浆期耐热性的鉴定 | 第10页 |
·开花期高温对水稻的影响机理 | 第10-14页 |
·开花期高温对水稻花器官的影响 | 第10-11页 |
·开花期高温对水稻生理生化的影响 | 第11-12页 |
·水稻开花期耐热性的遗传学研究 | 第12-14页 |
·灌浆期高温对水稻的影响机理 | 第14-16页 |
·对水稻产量的影响 | 第14页 |
·对稻米品质的影响 | 第14页 |
·灌浆期高温对水稻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 | 第14-16页 |
·水稻灌浆期高温条件下的基因表达和蛋白质组变化 | 第16页 |
·水稻开花期和灌浆期耐热性鉴定评价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16-17页 |
·水稻遗传多样性分析研究进展 | 第17-19页 |
·遗传多样性分析的研究方法 | 第17-19页 |
·水稻遗传多样性分析的目的和意义 | 第19-20页 |
·本研究的技术路线 | 第20-21页 |
第二章 水稻资源耐热性鉴定及分析 | 第21-32页 |
·实验材料 | 第21页 |
·种植方式 | 第21-22页 |
·试验方法 | 第22页 |
·数据分析 | 第22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22-32页 |
·2011年水稻抽穗灌浆期间温度条件 | 第22-23页 |
·不同温度下水稻结实率的变化 | 第23-29页 |
·不同温度下各品种精米率、整精米率的变化 | 第29-30页 |
·不同温度下垩白大小、垩白粒率、米粒长、米粒宽的变化 | 第30-32页 |
第三章 SSR标记分析 | 第32-41页 |
·试验材料 | 第32页 |
·试验方法 | 第32-34页 |
·水稻DNA的提取 | 第32页 |
·试剂和仪器设备 | 第32-33页 |
·引物的合成与筛选 | 第33页 |
·引物的稀释和使用 | 第33页 |
·PCR扩增 | 第33页 |
·聚丙烯酰胺凝胶(PAGE)电泳检测 | 第33页 |
·PAGE的制备 | 第33-34页 |
·电泳 | 第34页 |
·显影 | 第34页 |
·数据统计与分析 | 第34-35页 |
·数据统计 | 第34页 |
·遗传多样性分析 | 第34-35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35-41页 |
·SSR多样性分析 | 第35-38页 |
·遗传相似性分析 | 第38-41页 |
第四章 讨论 | 第41-43页 |
·不同高温环境对水稻结实率的影响 | 第41页 |
·人工气候箱条件下进行水稻耐热性评价的方法和标准 | 第41页 |
·自然高温对水稻结实率的影响 | 第41-42页 |
·自然高温对稻米品质的影响 | 第42-43页 |
第五章 全文结论与展望 | 第43-44页 |
·全文结论 | 第43页 |
·水稻资源的耐热性 | 第43页 |
·遗传多样性分析 | 第43页 |
·展望 | 第43-44页 |
参考文献 | 第44-50页 |
附录 | 第50-52页 |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的研究成果目录 | 第52-53页 |
致谢 | 第5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