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4页 |
| Abstract | 第4-8页 |
| 文献综述 | 第8-16页 |
| 1 引言 | 第16-17页 |
| ·研究价值和意义 | 第16页 |
| ·本研究解决的问题 | 第16-17页 |
| 2 材料与方法 | 第17-29页 |
| ·材料 | 第17-21页 |
| ·菌种 | 第17页 |
| ·培养基和培养条件 | 第17页 |
| ·培养条件 | 第17页 |
| ·仪器和试剂 | 第17-21页 |
| ·主要仪器与设备 | 第17-18页 |
| ·主要试剂 | 第18页 |
| ·人工海水(ASW)的配制(w·v-1) | 第18页 |
| ·DNS 溶液的配制 | 第18页 |
| ·岩藻多糖底物的配制 | 第18-19页 |
| ·磷酸二氢钾-磷酸氢二钠缓冲液的配制 | 第19页 |
| ·电泳相关试剂的配制 | 第19-21页 |
| ·方法 | 第21-29页 |
| ·岩藻多糖酶活力的测定 | 第21-22页 |
| ·蛋白质含量的测定 | 第22-23页 |
| ·还原糖的测定 | 第23页 |
| ·生物量的测定 | 第23页 |
| ·海洋细菌 ZJCN121 的形态特征观察 | 第23页 |
| ·细菌 ZJCN121 产酶方式的确定 | 第23页 |
| ·细菌 ZJCN121 产岩藻多糖酶的液态发酵培养基优化 | 第23-25页 |
| ·细菌 ZJCN121 产岩藻多糖酶的液态发酵条件优化 | 第25-26页 |
| ·起始 pH 对菌体产酶的影响 | 第25页 |
| ·培养温度对菌体产酶的影响 | 第25页 |
| ·接种菌龄对菌体产酶的影响 | 第25-26页 |
| ·接种量对菌体产酶的影响 | 第26页 |
| ·表面活性剂对菌体产酶及酶活影响 | 第26页 |
| ·细菌 ZJCN121 岩藻多糖酶的分离纯化 | 第26-27页 |
| ·岩藻多糖酶的纯度鉴定与分析 | 第27页 |
| ·细菌 ZJCN121 岩藻多糖酶纯酶性质的研究 | 第27-29页 |
| 3 结果与分析 | 第29-49页 |
| ·海洋细菌 ZJCN121 的形态特征观察 | 第29页 |
| ·细菌 ZJCN121 产岩藻多糖酶的液态发酵培养基优化 | 第29-38页 |
| ·不同碳源对菌体产酶的影响 | 第29页 |
| ·复合碳源比例和浓度对菌体产酶的影响 | 第29-30页 |
| ·不同氮源对菌体产酶的影响 | 第30-31页 |
| ·氮源浓度对菌体产酶的影响 | 第31页 |
| ·诱导物浓度对菌体产酶的影响 | 第31-32页 |
| ·NaCl 浓度对菌体产酶的影响 | 第32页 |
| ·硫酸镁浓度对菌体产酶的影响 | 第32-33页 |
| ·氯化钙浓度对菌体产酶的影响 | 第33页 |
| ·磷酸氢二钠浓度对菌体产酶的影响 | 第33-34页 |
| ·Plackett-Burman 试验设计筛选重要因素 | 第34-35页 |
| ·响应面法确定最优培养基组成 | 第35-38页 |
| ·中心组合设计 | 第35-36页 |
| ·响面及等高线分析 | 第36-38页 |
| ·最优培养基组分的确定及验证试验 | 第38页 |
| ·细菌 ZJCN121 产岩藻多糖酶的液态发酵条件优化 | 第38-41页 |
| ·起始 pH 对菌体产酶的影响 | 第38-39页 |
| ·培养温度对菌体产酶的影响 | 第39页 |
| ·接种菌龄对菌体产酶的影响 | 第39-40页 |
| ·接种量对菌体产酶的影响 | 第40-41页 |
| ·Tween80 对菌体产酶的影响 | 第41页 |
| ·细菌 ZJCN121 的产酶历程 | 第41-42页 |
| ·细菌 ZJCN121 岩藻多糖酶的分离纯化 | 第42-44页 |
| ·岩藻多糖酶的沉淀分离 | 第42-43页 |
| ·Sephadex G-100 柱层析 | 第43-44页 |
| ·岩藻多糖酶的纯度鉴定与分析 | 第44-45页 |
| ·岩藻多糖酶的 PAGE 电泳结果 | 第44页 |
| ·岩藻多糖酶的相对分子量测定 | 第44页 |
| ·岩藻多糖酶的等电点的测定 | 第44-45页 |
| ·细菌 ZJCN121 岩藻多糖酶纯酶性质的研究 | 第45-49页 |
| ·酶的最适反应温度 | 第45页 |
| ·酶的热稳定性 | 第45-46页 |
| ·酶的最适反应 pH | 第46页 |
| ·酶的 pH 稳定性 | 第46-47页 |
| ·不同金属离子对岩藻多糖酶活性的影响 | 第47-48页 |
| ·岩藻多糖酶的反应动力学研究 | 第48-49页 |
| 4 讨论 | 第49-52页 |
| ·细菌 ZJCN121 产酶方式的确定 | 第49页 |
| ·细菌 ZJCN121 产酶发酵条件的优化 | 第49页 |
| ·细菌 ZJCN121 岩藻多糖酶生物合成模式的确定 | 第49-50页 |
| ·细菌 ZJCN121 岩藻多糖酶的分离纯化 | 第50-51页 |
| ·细菌 ZJCN121 岩藻多糖酶的性质 | 第51-52页 |
| 5 结论 | 第52-53页 |
| ·细菌 ZJCN121 产酶液态发酵优化 | 第52页 |
| ·细菌 ZJCN121 岩藻多糖酶合成类型的确定 | 第52页 |
| ·细菌 ZJCN121 岩藻多糖酶的分离纯化 | 第52页 |
| ·细菌 ZJCN121 岩藻多糖酶的酶学性质 | 第52-53页 |
| 参考文献 | 第53-59页 |
| 致谢 | 第59-60页 |
| 作者简介 | 第60页 |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