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0页 |
引言 | 第10-16页 |
一、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0-11页 |
二、 研究综述 | 第11-13页 |
(一) 国外学者研究综述 | 第11页 |
(二) 国内学者研究综述 | 第11-13页 |
三、 研究方法 | 第13页 |
四、 创新之处与不足 | 第13-16页 |
第一章 资源型城市与政府职能概述 | 第16-24页 |
一、 资源型城市转型的相关概念和理论 | 第16-18页 |
(一) 资源型城市及资源型城市转型的概念 | 第16-17页 |
(二) 资源型城市转型的相关理论 | 第17-18页 |
二、 政府职能的相关概念及理论 | 第18-21页 |
(一) 政府及政府职能的概念 | 第18-19页 |
(二) 政府职能的相关理论 | 第19-21页 |
三、 资源型城市转型中发挥政府职能的必要性 | 第21-24页 |
(一) 转型的客观复杂性需要政府发挥职能 | 第21页 |
(二) 转型成本的支付需要政府发挥职能 | 第21页 |
(三) 弥补市场失灵的缺陷需要政府发挥职能 | 第21-24页 |
第二章 我国资源型城市发展现状与政府职能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 第24-30页 |
一、 我国资源型城市发展现状 | 第24-26页 |
(一) 我国资源型城市的发展历程 | 第24-25页 |
(二) 我国资源型城市存在的问题 | 第25-26页 |
(三) 我国资源型城市面临的机遇 | 第26页 |
二、 资源型城市转型中政府职能存在的问题 | 第26-28页 |
(一) 政企不分,政府对企业干预过多 | 第26-27页 |
(二) 政府对市场干预过多,监管不力 | 第27页 |
(三) 职能设置不平衡,公共服务职能滞后 | 第27-28页 |
(四) 依法行政能力不足,政务透明度低 | 第28页 |
三、 资源型城市转型中政府职能存在问题的原因 | 第28-30页 |
(一) 现代政府理念不强,对政府职能转变认识不足 | 第28页 |
(二) 市场经济发展不完善,计划经济体制束缚仍然存在 | 第28-29页 |
(三) 政府机构改革尚未完成,有效的评估监督机制尚不健全 | 第29页 |
(四) 行政资源过于集中,缺乏广泛的社会参与 | 第29-30页 |
第三章 资源型城市转型中政府职能的国际经验借鉴 | 第30-36页 |
一、 资源型城市转型的国际实践 | 第30-33页 |
(一) 欧盟国家资源型城市转型实践 | 第30-31页 |
(二) 美、加、澳国家资源型城市转型实践 | 第31-32页 |
(三) 日本国家资源型城市转型实践 | 第32-33页 |
二、 国外资源型城市转型中政府职能的经验借鉴 | 第33-36页 |
(一) 成立专门的政府部门 | 第33页 |
(二) 制定转型方面的政策 | 第33-34页 |
(三) 适时选择转型时机 | 第34页 |
(四) 注重发展新兴产业和接续替代产业 | 第34页 |
(五) 加强财政投入和技术投入 | 第34页 |
(六) 妥善安置职工并有效保护资源环境 | 第34-36页 |
第四章 焦作市转型发展的实践探析 | 第36-44页 |
一、 基本市情 | 第36页 |
二、 转型的历程及效果 | 第36-38页 |
三、 转型发展中政府职能的履行 | 第38-41页 |
(一) 完善政府自身建设,助推城市转型发展 | 第38页 |
(二) 探索三化协调发展,破解城市转型难题 | 第38-39页 |
(三) 以旅游业为龙头,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 | 第39-40页 |
(四) 实施重点民生工程,提高民生保障水平 | 第40页 |
(五) 深化重点领域改革,不断拓展筹资融资渠道 | 第40页 |
(六) 加强环境保护,推进城市生态文明建设 | 第40-41页 |
四、 转型示范市“两步走“的战略目标 | 第41-44页 |
第五章 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中改进和完善政府职能的对策建议 | 第44-52页 |
一、 转变观念,加强政府效能建设 | 第44-47页 |
(一) 树立服务理念 | 第44页 |
(二) 制定科学的转型规划 | 第44-45页 |
(三) 提高行政能力 | 第45-47页 |
(四) 营造良好的转型环境 | 第47页 |
二、 优化结构,以产业转型促城市转型 | 第47-48页 |
(一) 做强现代工业,促进工业转型升级 | 第47页 |
(二) 发展现代农业,加强农业基础地位 | 第47-48页 |
(三) 以旅游业为突破口,全面发展现代服务业 | 第48页 |
三、 破解融资难题,提高企业竞争力 | 第48-50页 |
(一) 破解企业融资难题 | 第48-49页 |
(二) 提升企业创新能力 | 第49-50页 |
四、 以保障民生为重点,创新社会公共管理 | 第50-52页 |
(一) 改善基础设施建设 | 第50页 |
(二) 健全社会保障体系 | 第50页 |
(三) 创新社会公共管理 | 第50-51页 |
(四) 注重保护生态环境 | 第51-52页 |
结语 | 第52-54页 |
参考文献 | 第54-58页 |
致谢 | 第58-60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60-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