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生物科学论文--动物学论文--动物生态学和动物地理学论文

贺兰山岩羊(Pseudois nayaur)性别分离机制研究

摘要第1-7页
Abstract第7-16页
1 绪论第16-22页
   ·性别分离机制第16-22页
     ·定义与概念第17-18页
     ·假说与争论第18-22页
2 研究地区自然概况第22-29页
   ·地理位置与范围第22-23页
   ·地质条件与地貌地形特征第23-24页
   ·气候特征第24-25页
   ·土壤特征第25页
   ·植被分布第25-27页
   ·野生动植物资源第27-29页
3 岩羊生态学及其研究进展第29-35页
   ·概论第29-35页
     ·岩羊的形态与分类第30-31页
     ·岩羊的地理分布与种群动态第31-32页
     ·贺兰山岩羊研究进展第32-35页
4 贺兰山岩羊的形态差异与间接竞争假说第35-46页
   ·引言第35-36页
   ·研究方法第36-39页
     ·样本采集第36-37页
     ·岩羊常规身体指标测量第37-38页
     ·头骨和下颌骨测量第38-39页
     ·数据分析第39页
   ·结果第39-43页
     ·抓捕岩羊常规身体指标分析第39-41页
     ·岩羊头骨和下颌骨指标分析第41-43页
   ·讨论第43-45页
   ·本章小结第45-46页
5 贺兰山岩羊取食生境分离与食性分离第46-61页
   ·引言第46-47页
   ·研究方法第47-50页
     ·研究地点第47页
     ·雌雄贺兰山岩羊生境选择测定第47-48页
     ·雌雄贺兰山岩羊食性测定第48-49页
     ·微片的制备和镜检第49-50页
   ·数据分析第50-51页
     ·生境和食物多样性以及生态位宽度分析第50页
     ·雌雄岩羊生境选择差异性和生境分离分析第50-51页
     ·雌雄岩羊食性选择和食性性别分离分析第51页
   ·结果第51-57页
     ·贺兰山雌雄岩羊非繁殖期取食生境选择第51-54页
     ·贺兰山雌雄岩羊非繁殖期食性选择第54-57页
   ·讨论第57-59页
   ·本章小结第59-61页
6 贺兰山岩羊家域差异与性别分离第61-71页
   ·引言第61-62页
   ·研究方法第62-64页
     ·研究地点和岩羊抓捕第62-63页
     ·数据获取与分析第63-64页
   ·结果第64-67页
     ·常规身体指标与遥测数据第64-65页
     ·岩羊的家域第65-67页
   ·讨论第67-70页
   ·本章小结第70-71页
7 贺兰山岩羊社群动态性别分离第71-81页
   ·引言第71-72页
   ·研究地点第72页
   ·研究方法第72页
   ·数据分析方法第72-73页
   ·结果第73-78页
   ·讨论第78-79页
   ·本章小结第79-81页
8 贺兰山岩羊行为节律性别分离第81-92页
   ·引言第81-82页
   ·研究方法第82-84页
     ·研究地点和研究群体第82-83页
     ·岩羊昼间行为观测第83-84页
   ·数据分析方法第84-85页
   ·结果第85-89页
     ·贺兰山岩羊雌雄个体全年行为频率及季节差异第85-86页
     ·贺兰山岩羊雌雄个体昼间行为节律及季节差异第86-88页
     ·贺兰山岩羊雌雄群体行为一致性第88-89页
   ·讨论第89-91页
   ·本章小结第91-92页
9 结论第92-96页
参考文献第96-112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112-113页
致谢第113-115页

论文共11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MDF连续平压位置伺服系统建模与智能控制研究
下一篇:东北虎及其猎物种群监测和人虎冲突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