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9页 |
ABSTRACT | 第9-12页 |
缩略词和植物拉丁名表 | 第12-13页 |
第一章 前言 | 第13-26页 |
1 农田土壤PAHs污染特征与源解析 | 第13-18页 |
·农田土壤PAHs污染概况 | 第13-16页 |
·国外农田土壤PAHs标准 | 第16-17页 |
·土壤PAHs污染源辨析方法 | 第17-18页 |
2 农作物对PAHs的累积特征与健康威胁 | 第18-21页 |
·吸收途径与影响因素 | 第18-19页 |
·农作物中PAHs的健康威胁 | 第19-20页 |
·农作物中PAHs的风险评估 | 第20-21页 |
3 农作物中PAHs的污染控制方法 | 第21-23页 |
·改变氮素形态 | 第21页 |
·改变光照强度 | 第21页 |
·添加高效菌剂 | 第21-22页 |
·氧化剂剂清洗 | 第22页 |
·植物-微生物联合作用 | 第22-23页 |
4 本研究选题依据、研究内容与意义 | 第23-26页 |
·选题依据与研究意义 | 第23页 |
·研究目标和研究内容 | 第23-25页 |
·技术路线 | 第25-26页 |
第二章 石油化工周边农田与农作物PAHS污染调查、来源分析及风险评估 | 第26-39页 |
1 前言 | 第26页 |
2 材料和方法 | 第26-30页 |
·供试材料与采集方法 | 第26-29页 |
·化学测定方法 | 第29-30页 |
·风险评价指标与方法 | 第30页 |
·数据分析统计方法 | 第30页 |
3 结果和分析 | 第30-36页 |
·调查区土壤中PAHs的结果与分布 | 第30-32页 |
·调查区土壤中PAHs的来源解析 | 第32-33页 |
·PAHs的生态风险评价 | 第33-34页 |
·农作物中PAHs的含量与分布 | 第34-36页 |
4 讨论 | 第36-37页 |
5 结论 | 第37-39页 |
第三章 石化工业影响区农作物对多环芳烃(PAHS)的积累及人群暴露风险 | 第39-50页 |
1 前言 | 第39-40页 |
2 材料与方法 | 第40-41页 |
·供试土壤 | 第40页 |
·试验设计及实施 | 第40页 |
·PAHs化学分析方法 | 第40页 |
·暴露量计算模型 | 第40-41页 |
·数据分析统计方法 | 第41页 |
3 结果与分析 | 第41-47页 |
·土壤中PAHs的含量与生态风险 | 第41-43页 |
·农作物中PAHs含量、累积量与累积特征 | 第43-46页 |
·农作物中PAHs含量的差异性分析 | 第46-47页 |
·人体PAHs日平均暴露量与健康风险分析 | 第47页 |
4 讨论 | 第47-49页 |
5 结论 | 第49-50页 |
第四章 投加高效菌剂和喷施高锰酸钾降低农作物中PAHS累积研究 | 第50-68页 |
1 前言 | 第50页 |
2 材料与方法 | 第50-52页 |
·供试材料 | 第50-51页 |
·试验设计 | 第51页 |
·化学分析方法 | 第51-52页 |
·数据分析统计方法 | 第52页 |
3 结果与分析 | 第52-64页 |
·投加高效菌剂和喷施高锰酸钾对油菜吸收和降解PAHs的影响 | 第52-55页 |
·油菜的生长情况和对PAHs的累积量 | 第55-58页 |
·影响油菜累积PAHs的因素分析 | 第58页 |
·投加高效菌剂和喷施高锰酸钾处理后油菜食用的安全评估 | 第58-60页 |
·投加高效菌剂和喷施高锰酸钾对油菜品质影响 | 第60-61页 |
·固体菌剂对植物吸收累积PAHs和生长的影响 | 第61-64页 |
·固体菌剂对植物修复效率的影响 | 第64页 |
4 讨论 | 第64-67页 |
·喷施高锰酸钾制剂对于PAHs的降解效果和机理 | 第65页 |
·微生物—植物联合对于PAHs降解效果和机理 | 第65-67页 |
·油菜—黑麦草混种对于PAHs降解效果和机理 | 第67页 |
5 结论 | 第67-68页 |
参考文献 | 第68-76页 |
致谢 | 第7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