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15页 |
Abstract | 第15-1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8-34页 |
·谱合成技术 | 第18-26页 |
·谱合成技术研究背景 | 第18-21页 |
·谱合成技术研究现状 | 第21-26页 |
·空间低通滤波技术 | 第26-30页 |
·空间低通滤波技术研究背景 | 第26-29页 |
·空间低通滤波技术研究现状 | 第29-30页 |
·论文研究内容和方法 | 第30-32页 |
·研究内容 | 第30-31页 |
·面临的技术难点 | 第31-32页 |
·本文解决技术难点的思路 | 第32页 |
·本文的结构 | 第32-34页 |
第二章 体布拉格光栅谱合成原理 | 第34-56页 |
·透射体布拉格光栅单色光谱合成特性分析 | 第34-41页 |
·透射体布拉格光栅谱合成原理 | 第34-35页 |
·影响谱合成效率的因素分析 | 第35-39页 |
·两束单色光谱合成时光栅参数的优化 | 第39-40页 |
·多光束谱合成中衍射旁瓣对谱合成光谱间距的影响 | 第40-41页 |
·反射体布拉格光栅单色光谱合成特性分析 | 第41-49页 |
·反射体布拉格光栅谱合成原理 | 第41-42页 |
·影响谱合成效率的因素分析 | 第42-47页 |
·两束单色光入射时光栅参数的优化 | 第47-48页 |
·多光束谱合成中衍射旁瓣对谱合成光谱间距的影响 | 第48-49页 |
·透射体布拉格光栅准单色光谱合成特性分析 | 第49-51页 |
·透射体布拉格光栅对准单色光的衍射效率 | 第49-50页 |
·透射体布拉格光栅准单色光入射时的谱合成效率 | 第50-51页 |
·反射体布拉格光栅准单色光谱合成特性分析 | 第51-53页 |
·反射体布拉格光栅对准色光的衍射效率 | 第51-52页 |
·反射体布拉格光栅准单色光入射时的谱合成效率 | 第52-53页 |
·透射体布拉格光栅与反射体布拉格光栅谱合成性能的比较 | 第53-54页 |
·本章小结 | 第54-56页 |
第三章 基于体布拉格光栅的谱合成技术研究 | 第56-91页 |
·多重体布拉格光栅在谱合成中的应用 | 第56-65页 |
·基于多重体布拉格光栅的谱合成模型 | 第57页 |
·不同结构多重体布拉格光栅衍射效率的比较 | 第57-62页 |
·波长偏移对谱合成效率的影响 | 第62-65页 |
·相移反射体布拉格光栅的谱合成特性 | 第65-69页 |
·相移体布拉格光栅谱合成模型 | 第65-66页 |
·相移反射体布拉格光栅的衍射特性 | 第66-68页 |
·相移反射体布拉格光栅的谱合成特性 | 第68-69页 |
·切趾反射体布拉格光栅在谱合成中的应用 | 第69-78页 |
·切趾反射体布拉格光栅谱合成模型 | 第70-71页 |
·衍射特性分析 | 第71-75页 |
·谱合成特性分析 | 第75-78页 |
·利用体布拉格光栅实现径向偏振光输出 | 第78-85页 |
·径向偏振光简介 | 第79-80页 |
·利用反射体布拉格光束实现径向偏振光的物理模型 | 第80-82页 |
·基于体布拉格光栅合成径向偏振光 | 第82-85页 |
·体布拉格光栅热稳定性分析 | 第85-88页 |
·本章小结 | 第88-91页 |
第四章 柱面透镜空间低通滤波原理 | 第91-120页 |
·基本概念 | 第91-94页 |
·光束质量的评价 | 第91-92页 |
·光束畸变 | 第92-93页 |
·光波的角谱 | 第93-94页 |
·柱面透镜空间低通滤波原理 | 第94-101页 |
·柱面透镜对入射光束的相位变换 | 第94-95页 |
·柱面透镜一维空间低通滤波原理 | 第95-97页 |
·柱面透镜二维空间低通滤波原理 | 第97-101页 |
·柱面透镜低通滤波分析 | 第101-115页 |
·柱面透镜间距的影响 | 第102页 |
·狭缝宽度的影响 | 第102-103页 |
·柱面透镜一维空间低通滤波分析 | 第103-106页 |
·柱面透镜二维空间低通滤波分析 | 第106-110页 |
·针孔滤波器二维空间低通滤波模拟 | 第110-112页 |
·柱面透镜空间滤波器与针孔滤波器的比较 | 第112-114页 |
·像差的影响 | 第114-115页 |
·全息柱面透镜低通滤波技术研究 | 第115-118页 |
·全息柱面透镜的制作 | 第115-116页 |
·全息柱面透镜对入射光束的相位变换 | 第116-117页 |
·全息柱面透镜低通滤波原理 | 第117-118页 |
·本章小结 | 第118-120页 |
第五章 柱面透镜空间低通滤波技术实验研究 | 第120-143页 |
·影响经过柱面透镜组光束光束质量的因素分析 | 第120-124页 |
·柱面透镜间距 | 第120-122页 |
·柱面透镜间焦线的角度偏差 | 第122-124页 |
·一维空间低通滤波实验研究 | 第124-133页 |
·柱面透镜一维空间低通滤波实验 | 第124-128页 |
·全息柱面透镜一维空间低通滤波实验 | 第128-129页 |
·体布拉格光栅一维空间低通滤波实验 | 第129-133页 |
·二维空间低通滤波实验研究 | 第133-137页 |
·柱面透镜二维空间低通滤波实验 | 第133-134页 |
·全息柱面透镜二维空间低通滤波实验 | 第134-135页 |
·体布拉格光栅二维空间低通滤波实验 | 第135-137页 |
·柱面透镜与体布拉格光栅低通滤波技术比较 | 第137-139页 |
·一种新型空间低通滤波结构 | 第139-141页 |
·本章小结 | 第141-143页 |
第六章 总结 | 第143-146页 |
·论文研究内容和结论 | 第143-144页 |
·谱合成技术 | 第143-144页 |
·柱面透镜空间低通滤波技术 | 第144页 |
·主要创新点 | 第144-145页 |
·存在的不足 | 第145-146页 |
致谢 | 第146-148页 |
参考文献 | 第148-162页 |
作者在学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第162-163页 |
附录A Kogelnik耦合波理论 | 第163-165页 |
附录B 多重体布拉格光栅衍射效率的计算 | 第165-168页 |
附录C 相移体布拉格光栅衍射效率的计算 | 第168-170页 |
附录D 切趾反射体布拉格光栅衍射效率的计算 | 第170-172页 |
附录E 衍射光束空间光强分布的计算 | 第172-17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