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司法制度论文

假释实践运行问题研究--以广西钦州市的假释情况为例

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8页
前言第8-10页
一、 我国假释制度概况第10-16页
 (一) 立法概况第10-11页
 (二) 理论研究概述第11-13页
  1、 关于假释本质的争论第11-12页
  2、 关于假释决定机关的争论第12-13页
 (三) 司法实践现状第13-16页
  1、 减刑、假释比例失衡,假释适用率偏低第13页
  2、 假释人员的犯罪类型相对集中,特殊群体的假释情况不理想第13-14页
  3、 假释人员的财产刑履行率较高,重新犯罪率较低第14-16页
二、 假释运行中的现实困境及原因分析第16-26页
 (一) 现实困境第16-22页
  1、 假释立法之困第16-17页
  2、 假释提请之困第17-18页
  3、 假释审理之困第18-20页
  4、 社区矫正之困第20-21页
  5、 假释监督之困第21-22页
 (二) 原因分析第22-26页
  1、 假释制度缺乏顶层设计,法律法规不够完善第22-23页
  2、 传统观念影响深远,各方对假释制度尚未有全面的认识第23-24页
  3、 奖惩机制错位,执法人员对假释的热情不高第24-25页
  4、 缺乏有力的资金支持,假释制度运行不畅第25-26页
三、 完善假释制度的意义及对策第26-36页
 (一) 完善假释制度的意义第26-28页
  1、 对罪犯的意义第26-27页
  2、 对监狱的意义第27页
  3、 对社会的意义第27-28页
 (二) 完善假释制度的对策和建议第28-36页
  1、 加强假释制度宣传工作,消除社会公众偏见误解第28-29页
  2、 推动原有法律制度完善,全面促进假释工作开展第29-31页
  3、 落实宽严相济刑事政策,扩大提请假释适用范围第31-32页
  4、 规范假释案件审理制度,发挥假释制度正面作用第32-33页
  5、 完善监管信息沟通机制,推动社区矫正深入开展第33-34页
  6、 建立健全监督机制,确保对假释的监督充分有效第34-36页
结语第36-37页
参考文献第37-39页
致谢第39页

论文共3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我国指定居所监视居住问题研究--以公安机关为重点分析
下一篇:确立我国刑事诉讼中的司法审查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