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5页 |
第一节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第9-11页 |
一、 选题背景 | 第9-10页 |
二、 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3页 |
一、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1页 |
二、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1-13页 |
第三节 研究方法与论文框架 | 第13-15页 |
一、 研究方法 | 第13-14页 |
二、 论文框架 | 第14-15页 |
第二章 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 第15-21页 |
第一节 概念界定 | 第15-16页 |
一、 政府监管 | 第15页 |
二、 农贸市场 | 第15-16页 |
三、 食品安全 | 第16页 |
第二节 理论基础 | 第16-21页 |
一、 市场失灵 | 第16-19页 |
二、 新公共服务理论 | 第19-21页 |
第三章 农贸市场食品安全与政府监管 | 第21-32页 |
第一节 食品安全失范与政府监管 | 第21-26页 |
一、 食品安全失范的现实严重性 | 第21-22页 |
二、 农贸市场食品安全政府监管的必要性 | 第22-26页 |
第二节 农贸市场食品安全政府监管的内容分析 | 第26-27页 |
一、 政府食品安全监管的构成要素 | 第26-27页 |
二、 政府食品安全监管的形式分类 | 第27页 |
第三节 农贸市场食品安全政府监管的实践及经验启示 | 第27-32页 |
一、 部分城市农贸市场食品安全政府监管的实践 | 第27-30页 |
二、 部分城市农贸市场食品安全政府监管的经验启示 | 第30-32页 |
第四章 Z 市中心城区农贸市场食品安全政府监管的现状分析 | 第32-48页 |
第一节 Z 市中心城区农贸市场概况 | 第32-35页 |
第二节 Z 市中心城区农贸市场食品安全政府监管现状 | 第35-40页 |
一、 食品安全综合监管体系初步形成 | 第35-38页 |
二、 监管部门开展联合执法与专项整治“两条线” | 第38-39页 |
三、 对不同主体开展多种形式的食品安全宣传教育 | 第39-40页 |
第三节 Z 市中心城区农贸市场食品安全政府监管存在的问题 | 第40-42页 |
一、 食品安全监管综合协调力量弱,大部制改革推进缓慢 | 第40-41页 |
二、 食品安全监管队伍薄弱,检测设施与效用发挥不足 | 第41页 |
三、 食品安全监管信息化建设滞后,资源配置重专项轻平常 | 第41-42页 |
第四节 Z 市中心城区农贸市场食品安全政府监管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第42-46页 |
一、 国家层面的食品安全相关法不完善与机构职责设置不健全 | 第42-44页 |
二、 社会价值观念失衡导致监管资源错位 | 第44-45页 |
三、 服务型执政理念未完全树立 | 第45-46页 |
第五节 Z 市中心城区农贸市场食品安全政府监管职责失灵的危害 | 第46-48页 |
第五章 加强 Z 市中心城区农贸市场食品安全政府监管的对策建议 | 第48-62页 |
第一节 培养政德与民德,共铸服务行政意识 | 第48-49页 |
第二节 改进食品安全市场准入制度 | 第49-51页 |
一、 强化风险防控管理机制建设 | 第49-50页 |
二、 加大食品入场证明核准力度 | 第50-51页 |
第三节 完善食品安全日常监管体系 | 第51-58页 |
一、 加快公共检验检测机构建设 | 第51-52页 |
二、 推进食品源头控制和协管员队伍建设 | 第52-53页 |
三、 健全食品安全信息共享机制 | 第53-55页 |
四、 重塑食品安全信用机制 | 第55-56页 |
五、 重视不同群体的教育合作 | 第56-58页 |
第四节 健全食品安全市场召回体系 | 第58-60页 |
一、 完善食品信息可追溯制度 | 第58-59页 |
二、 提供“召回保险”支持 | 第59-60页 |
第五节 强化食品安全激励机制 | 第60-62页 |
结语 | 第62-63页 |
参考文献 | 第63-66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66-67页 |
致谢 | 第67-6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