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目录 | 第6-8页 |
第一章 引言 | 第8-16页 |
第一节 选题的背景和论文的意义 | 第8-9页 |
一、 选题的背景 | 第8-9页 |
二、 选题的意义 | 第9页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以及相关概念界定 | 第9-13页 |
一、 国外相关研究 | 第9-11页 |
二、 国内相关研究 | 第11-12页 |
三、 相关概念界定 | 第12-13页 |
第三节 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 第13-14页 |
一、 研究的思路 | 第13-14页 |
二、 研究的方法 | 第14页 |
第四节 研究的重点与创新点 | 第14-16页 |
一、 研究的重点 | 第14-15页 |
二、 研究的创新点 | 第15-16页 |
第二章 广西中小企业发展的公共政策现状 | 第16-22页 |
第一节 广西中小企业金融扶持政策的现状分析 | 第17-19页 |
第二节 广西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政策的现状分析 | 第19-20页 |
第三节 广西中小企业人才政策的现状分析 | 第20-22页 |
第三章 广西中小企业可持续发展公共政策的问题分析 | 第22-29页 |
第一节 广西中小企业金融扶持政策的问题分析 | 第22-24页 |
一、 融资机构的质量不足,融资渠道较为狭窄 | 第22页 |
二、 金融支持政策落实不到位,政策间协同性较差 | 第22-23页 |
三、 信用担保体系欠完善,资金供给有效性较差 | 第23-24页 |
第二节 广西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政策的问题分析 | 第24-26页 |
一、 政府对中小企业核心技术的打造重视程度不够 | 第24-25页 |
二、 政策性资金支持不足,技术创新基金扶持面较窄 | 第25页 |
三、 政策促进“产、学、研”合作的力度不够 | 第25-26页 |
第三节 广西中小企业人才政策的问题分析 | 第26-29页 |
一、 全面的人才政策出台较晚,相关的人才法律法规不完善 | 第26页 |
二、 重学术型高科技人才的培养,轻技能型人才体系的建设 | 第26-27页 |
三、 人才信息服务平台和人才保障机制仍有待进一步完善 | 第27-29页 |
第四章 国外中小企业发展的公共政策经验借鉴 | 第29-37页 |
第一节 国外中小企业公共政策 | 第29-36页 |
一、 美国的中小企业发展的公共政策 | 第29-31页 |
二、 德国的中小企业发展的公共政策 | 第31-33页 |
三、 意大利的中小企业发展的公共政策 | 第33-35页 |
四、 日本的中小企业发展的公共政策 | 第35-36页 |
第二节 国外中小企业公共政策对我国的借鉴 | 第36-37页 |
第五章 广西中小企业可持续发展公共政策问题的对策分析 | 第37-45页 |
第一节 广西政府在促进中小企业法制建设方面的对策 | 第37-38页 |
第二节 广西政府在改善中小企业金融政策方面的问题对策 | 第38-41页 |
一、 提高融资机构的质与量,不断拓宽融资渠道 | 第39页 |
二、 建立有效机制保证金融政策的贯彻实施以及增强政策协同性 | 第39-40页 |
三、 完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提高资金供给的有效性 | 第40-41页 |
第三节 广西政府在改善中小企业技术政策方面的问题对策 | 第41-43页 |
一、 改革政府政绩考核体系,提高政府对技术创新的重视 | 第41-42页 |
二、 加大政策性资金的投入,扩大技术创新基金的扶持面 | 第42页 |
三、 进一步加大促进“产、学、研”一体化的政策力度 | 第42-43页 |
第四节 广西政府在完善中小企业人才政策方面的问题对策 | 第43-45页 |
一、 加快建立和完善相关的人才法制建设和全面的人才发展政策 | 第43页 |
二、 从广西中小企业发展的实际出发,平衡人才结构的协调发展 | 第43-44页 |
三、 进一步完善人才服务信息平台和人才保障机制 | 第44-45页 |
结语 | 第45-46页 |
参考文献 | 第46-48页 |
致谢 | 第48-49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第49-5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