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网络色情之政府监管研究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第一章 引言 | 第9-15页 |
·问题的提出 | 第9-10页 |
·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研究框架 | 第11-12页 |
·研究方法 | 第12-13页 |
·文献研究 | 第12-13页 |
·理论分析 | 第13页 |
·案例分析 | 第13页 |
·文献综述 | 第13-15页 |
第二章 互联网及手机网络发展现状及分析 | 第15-20页 |
·互联网发展现状及影响分析 | 第15-17页 |
·手机网络发展的现状及分析 | 第17-20页 |
第三章 手机网络色情 | 第20-28页 |
·手机网络色情相关概念 | 第20-22页 |
·手机网络色情的特殊性 | 第22-24页 |
·高流动性 | 第22页 |
·高传播性 | 第22-23页 |
·高暴利收入 | 第23页 |
·高危害性 | 第23-24页 |
·手机网络色情的传播特点 | 第24-28页 |
·依托平台的科技性 | 第24页 |
·实现手法的多样性 | 第24-26页 |
·传播方式的私密性 | 第26页 |
·散播信息的强制性 | 第26-27页 |
·接入终端的匿名性 | 第27-28页 |
第四章 手机网络色情之政府监管的必要性研究 | 第28-33页 |
·手机网络色情严重危害青少年的身心健康 | 第28-30页 |
·手机网络色情影响家庭和睦 | 第30-31页 |
·手机网络色情影响社会稳定 | 第31-32页 |
·行业自身调控失灵 | 第32-33页 |
第五章 手机网络色情传播的原因 | 第33-42页 |
·手机网络色情得以传播的根本原因分析 | 第33-34页 |
·手机网络色情得以传播的基本原因分析 | 第34-42页 |
·内部原因和外部原因 | 第34-37页 |
·内部原因 | 第34-36页 |
·人本身自然欲望的驱使 | 第34-35页 |
·相关信息的闭塞 | 第35-36页 |
·外部原因——外来思想的冲击 | 第36-37页 |
·“硬”原因和“软”原因 | 第37-42页 |
·“硬”原因分析 | 第37页 |
·科学技术的发展 | 第37页 |
·无线通讯网络的普及 | 第37页 |
·“软”原因分析 | 第37-42页 |
·相关行业管理松散 | 第37-38页 |
·政府监管薄弱 | 第38-39页 |
·依法监控困难 | 第39-40页 |
·依法处理困难 | 第40-42页 |
第六章 手机网络色情之政府监管的各国经验 | 第42-46页 |
·德国手机网络色情的政府监管 | 第42-43页 |
·日本手机网络色情的政府监管 | 第43页 |
·韩国手机网络色情的政府监管 | 第43-44页 |
·美国手机网络色情的政府监管 | 第44页 |
·英国手机网络色情的政府监管 | 第44-45页 |
·俄罗斯手机网络色情的政府监管 | 第45-46页 |
第七章 政府监管理论和手机网络色情监管的具体对策 | 第46-52页 |
·政府监管理论 | 第46-47页 |
·政府监管理论指导下的手机网络色情监管 | 第47-52页 |
·法律规范 | 第47-49页 |
·加强立法,有法可依 | 第47-48页 |
·增强监督,有法必依 | 第48页 |
·加大力度,执法必严 | 第48-49页 |
·手机实名制 | 第49页 |
·技术保障 | 第49-50页 |
·公民教育 | 第50-51页 |
·行业自律 | 第51页 |
·国际合作 | 第51页 |
·引入第三方检测机构 | 第51-52页 |
结语 | 第52-53页 |
参考文献 | 第53-55页 |
致谢 | 第55-56页 |
附录 | 第5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