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地犯研究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8页 |
目录 | 第8-10页 |
引言 | 第10-12页 |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0页 |
·问题的提出与选题背景 | 第10-11页 |
·文献综述与研究方法 | 第11页 |
·论文结构安排 | 第11-12页 |
1 隔地犯概述 | 第12-23页 |
·隔地犯的概念辨析 | 第12-14页 |
·隔地犯概念的理论争议 | 第12-13页 |
·笔者论证 | 第13-14页 |
·隔地犯的要素 | 第14-18页 |
·犯罪行为的界定 | 第14-15页 |
·犯罪结果的界定 | 第15-17页 |
·存在场所间隔的情形 | 第17-18页 |
·隔地犯的犯罪地认定 | 第18-23页 |
·犯罪地认定的理论争议 | 第19-20页 |
·我国刑法规定及司法认定 | 第20-23页 |
2 隔地犯的刑事司法认定 | 第23-34页 |
·隔地犯与共同犯罪 | 第23-25页 |
·共同犯罪行为的界定 | 第23-24页 |
·共同犯罪的犯罪地认定 | 第24-25页 |
·隔地犯与网络犯罪 | 第25-31页 |
·网络犯罪的概念及特征 | 第25-27页 |
·抽象越境行为的界定 | 第27-28页 |
·刑事管辖权空间范围的确定 | 第28-31页 |
·隔地犯与毒品犯罪 | 第31-34页 |
·隔地毒品犯罪的犯罪行为界定 | 第31-32页 |
·隔地毒品犯罪的犯罪地认定 | 第32-34页 |
3 隔地犯的刑事管辖权 | 第34-44页 |
·跨地域的隔地犯 | 第34-35页 |
·跨法域的隔地犯 | 第35-44页 |
·中国区际刑事管辖权冲突 | 第35-41页 |
·国际刑事管辖权冲突 | 第41-44页 |
结语 | 第44-45页 |
参考文献 | 第45-47页 |
致谢 | 第47-48页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第4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