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文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7页 |
| 中文文摘 | 第7-11页 |
| 目录 | 第11-14页 |
| 绪论 | 第14-30页 |
| 1 研究背景与选题意义 | 第14-15页 |
| 2 社会经济系统碳排放研究进展 | 第15-27页 |
| ·概述 | 第15-16页 |
| ·能源消费碳排放机制研究 | 第16-17页 |
| ·碳排放人口因素研究 | 第17-18页 |
| ·能源消费对碳排放的影响 | 第18-20页 |
| ·经济增长对碳排放的影响 | 第20-22页 |
| ·人口因素与碳排放的关系 | 第22-27页 |
| 3 研究思路、内容和技术路线 | 第27-30页 |
| ·研究思路 | 第27-28页 |
| ·主要研究内容 | 第28-29页 |
| ·技术路线 | 第29-30页 |
| 第一章 福建省自然和社会经济概况与数据分析 | 第30-50页 |
| ·地理位置与区位特征 | 第30页 |
| ·气候条件与地形特征 | 第30-31页 |
| ·矿产资源 | 第31页 |
| ·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变化特征 | 第31-32页 |
| ·社会经济概况与分析 | 第32-43页 |
| ·经济增长速度 | 第32-34页 |
| ·产业结构特征 | 第34-35页 |
| ·经济增长方式 | 第35-36页 |
| ·居民消费特征 | 第36-38页 |
| ·能源消费 | 第38-41页 |
| ·技术进步 | 第41-42页 |
| ·福建省水泥生产量 | 第42-43页 |
| ·人口 | 第43-47页 |
| ·人口总量 | 第43-44页 |
| ·人口年龄结构 | 第44-45页 |
| ·人口城镇化特征 | 第45-46页 |
| ·健康状况与受教育水平变化特征 | 第46页 |
| ·家庭户人口规模变化特征 | 第46-47页 |
| ·小结 | 第47-50页 |
| 第二章 福建省社会经济系统碳排放及其特征 | 第50-60页 |
| ·碳排放计算方法 | 第50-52页 |
| ·能源消费碳排放计算方法 | 第50-51页 |
| ·水泥成产的碳排放计算方法 | 第51-52页 |
| ·碳排放总量 | 第52-53页 |
| ·碳排放特征 | 第53-54页 |
| ·碳排放结构特征 | 第53-54页 |
| ·能源消费碳排放结构特征 | 第54页 |
| ·产业能源消费碳排放特征 | 第54-57页 |
| ·第一产业能源消费碳排放 | 第55-56页 |
| ·第二产业能源消费碳排放 | 第56页 |
| ·第三产业能源消费碳排放 | 第56-57页 |
| ·经济增长与能源消费碳排放关系特征 | 第57页 |
| ·居民生活能源消费碳排放特征 | 第57-58页 |
| ·小结 | 第58-60页 |
| 第三章 福建省社会经济系统能源消费碳排放的驱动机制 | 第60-72页 |
| ·能源消费碳排放LMDI分解方法 | 第60-63页 |
| ·LMDI模型计算结果 | 第63-64页 |
| ·各影响因素分析 | 第64-68页 |
| ·能源碳强度效应 | 第65页 |
| ·能源结构效应 | 第65-66页 |
| ·能源强度效应 | 第66-67页 |
| ·经济规模效应 | 第67页 |
| ·人口规模效应 | 第67-68页 |
| ·各阶段影响因素分析 | 第68-70页 |
| ·改革开放前十年影响因素(1978-1987) | 第68-69页 |
| ·改革开放中期十年影响因素(1988-1997) | 第69页 |
| ·改革开放近十二年影响因素(1998-2010) | 第69-70页 |
| ·小结 | 第70-72页 |
| 第四章 福建省社会经济系统碳排放的人口因素分析 | 第72-92页 |
| ·宏观分析模型 | 第72-73页 |
| ·数据运算与检验 | 第73-84页 |
| ·数据描述 | 第73-74页 |
| ·平稳性检验 | 第74-76页 |
| ·协整检验 | 第76-80页 |
| ·多重共线性检验 | 第80-81页 |
| ·模型的岭回归拟合 | 第81-84页 |
| ·结果分析 | 第84-90页 |
| ·居民消费因素分析 | 第85-86页 |
| ·人口规模因素分析 | 第86-87页 |
| ·人口城镇化因素分析 | 第87页 |
| ·人口年龄结构因素分析 | 第87-88页 |
| ·家庭户规模因素分析 | 第88-89页 |
| ·技术进步(碳排放强度)因素分析 | 第89-90页 |
| ·小结 | 第90-92页 |
| 第五章 福建省低碳经济现状与发展策略 | 第92-104页 |
| ·福建省碳减排目标与分析 | 第92-94页 |
| ·2020年减排指标与相关数据 | 第92-93页 |
| ·福建省森林与海洋碳汇估算 | 第93-94页 |
| ·福建省低碳发展面临的挑战与启示 | 第94页 |
| ·福建省低碳发展策略 | 第94-104页 |
| ·规划引领,重点把握好4个关键领域的低碳发展规划 | 第95-96页 |
| ·观念先行,着力构建全民低碳宣传教育体系 | 第96-98页 |
| ·科技支撑,在坚持自主创新的同时,加大对外交流与合作 | 第98-101页 |
| ·发挥山海优势,提高碳汇能力 | 第101-104页 |
| 第六章 主要结论与展望 | 第104-108页 |
| ·主要结论 | 第104-106页 |
| ·主要特色与创新点 | 第106-107页 |
| ·不足与展望 | 第107-108页 |
| 参考文献 | 第108-116页 |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第116-118页 |
| 致谢 | 第118-120页 |
| 个人简历 | 第120-12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