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7页 |
绪论 | 第7-11页 |
·研究意义 | 第7-9页 |
·有利于对《杂阿含经》的重视 | 第7-8页 |
·有利于小乘和大乘佛教义理的汇通 | 第8页 |
·有利于克服迷信 | 第8-9页 |
·研究现状 | 第9-11页 |
·国内外对舍利弗的研究 | 第9页 |
·国内外对《杂阿含经》的研究 | 第9-11页 |
1 舍利弗所处的时代背景 | 第11-17页 |
·恒河流域的国家及其社会形态 | 第11-12页 |
·沙门思潮 | 第12-14页 |
·佛教思想 | 第14-17页 |
2 舍利弗生平 | 第17-21页 |
·皈依和弘扬佛法 | 第17-18页 |
·舍利弗入涅槃 | 第18-19页 |
·舍利弗的地位 | 第19-21页 |
3 舍利弗的思想——以《杂阿含经》为中心 | 第21-47页 |
·无我思想 | 第21-28页 |
·无我的分析 | 第21-22页 |
·五蕴 | 第22-28页 |
·业报轮回思想 | 第28-29页 |
·无记思想 | 第29-31页 |
·神通思想 | 第31-34页 |
·四圣谛思想 | 第34-45页 |
·苦谛 | 第35-36页 |
·集谛 | 第36-37页 |
·灭谛 | 第37-38页 |
·道谛 | 第38-45页 |
·戒学思想 | 第45-47页 |
结束语 | 第47-48页 |
参考文献 | 第48-50页 |
致谢 | 第50-5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