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无线电电子学、电信技术论文--通信论文--数据通信论文--图像通信、多媒体通信论文

移动互联网视频业务用户体验质量主客观评测系统研究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1页
第一章 绪论第11-17页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第11-12页
   ·国内外进展与现状第12-15页
     ·移动互联网视频业务及其用户体验质量第12-13页
     ·视频质量的主观评价第13页
     ·视频测试序列数据库第13-14页
     ·视频质量的客观评价第14-15页
   ·主要研究方案第15-16页
   ·论文的内容安排第16-17页
第二章 基于HR-ACR的视频质量满意度阈限主观评价第17-31页
   ·隐藏参考的绝对分类评价法第17页
   ·满意度阈限第17-18页
   ·测试方法第18-19页
     ·恒定刺激法第18页
     ·离散指标测试第18-19页
     ·连续指标测试第19页
   ·测试结果与分析第19-29页
     ·连续指标测试结果与分析第19-22页
     ·离散指标测试结果与分析第22-28页
       ·帧间马赛克第22-23页
       ·帧内马赛克第23-24页
       ·初始缓冲期第24-25页
       ·跳帧第25-26页
       ·再缓冲期第26-27页
       ·离散指标测试综合分析第27-28页
     ·主观测试结果与QoS映射关系分析第28-29页
   ·小结第29-31页
第三章 移动互联网视频业务测试样例数据库第31-43页
   ·样例制作流程第31页
   ·移动互联网视频业务的QoE指标模型第31-33页
     ·网络相关指标第33页
     ·内容相关指标第33页
   ·素材选取第33-34页
   ·样例制作第34-42页
     ·离散指标样例制作第35-39页
       ·初始缓冲期第35页
       ·再缓冲期第35-36页
       ·跳帧第36-37页
       ·马赛克第37-39页
     ·连续指标样例制作第39-42页
       ·块效应第39-40页
       ·模糊第40-41页
       ·边缘噪声第41页
       ·色彩还原精度第41-42页
   ·小结第42-43页
第四章 视频终端侧空间域质量无参考评价算法研究第43-55页
   ·模糊评价算法第43-48页
     ·平均边缘宽度第43-44页
     ·边缘轮廓梯度统计第44-45页
     ·局部峰态统计第45-46页
     ·算法比较与分析第46-48页
   ·块效应评价算法第48-54页
     ·块效应级别分类统计第49页
     ·基于奇异值分解的块边界差异评测第49-50页
     ·基于局部块差异与HVS的块效应评价第50-52页
     ·算法比较与分析第52-54页
   ·其他指标评价算法第54页
   ·小结第54-55页
第五章 视频时间域质量无参考评价算法研究第55-67页
   ·时间域无参考视频质量评价第55页
   ·视频时间域损伤的表现形式第55-57页
     ·冻结第56页
     ·抖动第56页
     ·鬼影第56-57页
   ·显著运动面积比例第57-60页
   ·评价流程第60页
   ·分析模块第60-64页
     ·场景转换检测模块第61-62页
     ·冻结检测模块第62页
     ·抖动/鬼影检测模块第62-63页
     ·场景信息权值计算模块第63页
     ·评价模块第63-64页
   ·测试结果与分析第64-66页
     ·多状态视频评分第64-65页
     ·多场景视频评分第65页
     ·单场景多运动视频评分第65-66页
     ·实验结论第66页
   ·小结第66-67页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第67-69页
   ·总结第67-68页
   ·未来工作展望第68-69页
参考文献第69-73页
致谢第73-75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第75页

论文共7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移动互联时代下智能信息获取技术研究
下一篇:基于异构网络互联的软定义控制系统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