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交通运输论文--公路运输论文--道路工程论文--规划、勘测与设计论文--线路设计论文--交叉口及其设计论文

基于CARD/1的高智能化互通立交设计系统的研究与开发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1页
第一章 绪论第11-16页
   ·立题背景与依据第11-12页
   ·互通立交设计系统在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和发展态势第12-13页
     ·国外研究现状和发展态势第12页
     ·国内研究现状和发展态势第12-13页
   ·本课题的主要研究目标第13-14页
   ·本课题拟解决的关键问题第14-15页
   ·本课题研究的技术难点第15页
   ·本论文的结构安排第15-16页
第二章 相关技术分析第16-20页
   ·CARD/1 平台简介第16页
   ·本课题采用的技术路线与方案第16-18页
   ·基于 CARD/1 的高智能化互通立交设计系统设计流程第18-19页
   ·基于 CARD/1 的高智能化互通立交设计系统模块组成及流程第19页
   ·本章小结第19-20页
第三章 互通立交设计系统整体研究第20-45页
   ·互通立交设计系统需求分析第20-34页
     ·互通立交适用规定第20-21页
     ·互通立交设计系统需求及特征定义第21-23页
     ·互通立交设计系统参数定义第23-27页
     ·互通立交设计系统中同一项目下多互通立交管理参数定义第27-28页
     ·互通立交设计系统接坡参数定义第28-30页
     ·互通立交分析计算中间结果参数定义第30-34页
   ·互通立交设计系统技术研究第34-42页
     ·获取互通立交项目信息的技术研究第34页
     ·互通立交设计系统中的数据结构存取技术研究第34-35页
     ·互通立交的项目中轴线间关系的计算及特征点求取技术研究第35-38页
     ·互通立交的父子轴线各板块宽度文件自动计算技术研究第38页
     ·互通立交的智能分析计算替换算法技术研究第38-39页
     ·互通立交的高程传坡扩展计算技术研究第39页
     ·DOM 结构的 XML 文件的读写技术研究第39-41页
     ·CardScript 对象模型读写 XML 文件的技术研究第41-42页
   ·敏捷软件开发方法在本课题中的应用第42-44页
     ·敏捷软件开发方法简介第42页
     ·敏捷软件开发方法在互通立交设计系统项目的应用第42-44页
     ·敏捷软件开发方法在互通立交设计系统项目的应用经验与教训第44页
   ·本章小结第44-45页
第四章 互通立交设计系统详细设计与实现第45-52页
   ·详细设计的目的第45页
   ·程序模块的组织结构第45-46页
   ·互通立交设计分析计算模块类及其关系图第46页
   ·界面设计要求第46-48页
     ·互通立交主菜单界面第46-47页
     ·互通立交项目参数管理界面第47页
     ·互通立交设计分析计算设置界面第47-48页
     ·互通立交设计横断面设计“戴帽”界面第48页
   ·本互通立交设计系统中各程序模块的设计说明第48-50页
     ·互通立交设计参数管理模块设计说明第48-49页
     ·互通立交设计菜单管理模块设计说明第49页
     ·互通立交设计分析计算模块设计说明第49页
     ·互通立交设计戴帽模块设计说明第49-50页
     ·互通立交设计出图模块设计说明第50页
   ·本章小结第50-52页
第五章 互通立交设计系统测试第52-61页
   ·系统测试的目的第52页
   ·系统测试计划第52-55页
     ·概述第52页
     ·主要范围和内容第52-54页
     ·错误等级定义第54页
     ·功能性测试需求第54页
     ·非功能性测试需求第54-55页
     ·测试用例通过准则第55页
   ·系统测试执行第55-60页
     ·测试结果总述第56-57页
     ·功能项测试部分结果第57-60页
     ·系统测试总结第60页
   ·本章小结第60-61页
第六章 结论和展望第61-63页
   ·本论文研究总结第61-62页
   ·前景展望第62-63页
致谢第63-64页
参考文献第64-66页

论文共6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云模型的交通流预测在智能旅游系统中的应用
下一篇:车载环视系统中超声波雷达的设计与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