砒砂岩区典型地域人工林生态效益分析研究
|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7页 |
| 目录 | 第7-11页 |
| 1 引言 | 第11-16页 |
| ·研究背景、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11页 |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6页 |
| ·物种多样性研究 | 第12-13页 |
| ·土壤改良效应研究 | 第13-15页 |
| ·森林生态效益研究 | 第15-16页 |
| 2 研究区概况 | 第16-19页 |
| ·自然概况 | 第16-18页 |
| ·地理位置 | 第16页 |
| ·地质、地貌特征 | 第16-17页 |
| ·气候特征 | 第17-18页 |
| ·水文条件 | 第18页 |
| ·土壤 | 第18页 |
| ·植被 | 第18页 |
| ·土壤侵蚀 | 第18页 |
| ·社会经济情况 | 第18-19页 |
| 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19-22页 |
| ·研究内容 | 第19页 |
| ·研究方法 | 第19-21页 |
| ·地形因子调查 | 第19页 |
| ·植被调查 | 第19-20页 |
| ·草本生物量的测定 | 第20页 |
| ·土壤采样及测定 | 第20页 |
| ·生物多样性分析 | 第20-21页 |
| ·技术路线 | 第21-22页 |
| 4 结果与分析 | 第22-41页 |
| ·不同林分特征分析 | 第22-24页 |
| ·砒砂岩地貌不同林分特征分析 | 第22-23页 |
| ·黄土地貌不同林分特征分析 | 第23-24页 |
| ·林下植被结构特征研究 | 第24-30页 |
| ·植物种类数量组成 | 第24-27页 |
| ·不同人工林林下草本层植被多样性 | 第27-29页 |
| ·小结 | 第29-30页 |
| ·不同类型人工林间草本层单位面积的生物量 | 第30-32页 |
| ·砒砂岩地貌草本层生物量 | 第30-31页 |
| ·黄土地貌草本生物量 | 第31-32页 |
| ·小结 | 第32页 |
| ·不同人工林的改良土壤效益 | 第32-41页 |
| ·不同人工林对林地土壤水分的影响 | 第32-34页 |
| ·土壤容重 | 第34-35页 |
| ·土壤有机质 | 第35-36页 |
| ·土壤 pH 值 | 第36-38页 |
| ·土壤碱解氮 | 第38-39页 |
| ·土壤速效磷 | 第39-40页 |
| ·土壤速效钾 | 第40-41页 |
| 5 砒砂岩区典型地域生态效益分析 | 第41-48页 |
| ·生态效益指标的遴选 | 第41-42页 |
| ·指标体系中指标权重的确定 | 第42-45页 |
| ·效益分析指标权重的确定 | 第43-44页 |
| ·层次总排序权重的确定 | 第44-45页 |
| ·效益的计算 | 第45-48页 |
| 6 讨论与结论 | 第48-51页 |
| 致谢 | 第51-52页 |
| 参考文献 | 第52-58页 |
| 作者简介 | 第5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