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大学生诚信教育体系的研究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7页 |
创新点摘要 | 第7-10页 |
第1章 前言 | 第10-16页 |
·本文的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10-11页 |
·本文的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本文的研究意义 | 第11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4页 |
·国外相关方面的研究 | 第11-13页 |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主要研究内容及思路 | 第14-16页 |
第2章 诚信及诚信教育概述 | 第16-25页 |
·诚信 | 第16-20页 |
·中国传统诚信伦理思想 | 第16-17页 |
·西方诚信伦理思想 | 第17-18页 |
·现代诚信思想的内涵 | 第18-20页 |
·诚信教育 | 第20-22页 |
·诚信教育的内涵 | 第20-21页 |
·诚信教育的特点 | 第21-22页 |
·大学生诚信教育 | 第22-25页 |
·大学生诚信教育的内涵 | 第22页 |
·大学生诚信教育的特点 | 第22-23页 |
·当代大学生诚信教育的意义 | 第23-25页 |
第3章 当代大学生诚信缺失现状与原因分析 | 第25-36页 |
·当代大学生诚信缺失现状 | 第25-30页 |
·学业方面的诚信缺失 | 第25-27页 |
·经济生活中的诚信缺失 | 第27-28页 |
·日常生活中的诚信缺失 | 第28-29页 |
·求职就业过程中的诚信缺失 | 第29-30页 |
·大学生诚信缺失原因分析 | 第30-36页 |
·社会大环境的诱因 | 第31-32页 |
·高校教育的偏颇 | 第32-33页 |
·家庭教育的缺陷 | 第33-34页 |
·大学生自身约束能力匮乏 | 第34-36页 |
第4章 大学生诚信教育体系的建立 | 第36-47页 |
·大学生诚信教育体系构建的原则 | 第36页 |
·大学生诚信教育体系构建的基本框架 | 第36-37页 |
·大学生诚信教育体系构建的途径 | 第37-41页 |
·强化高校诚信教育的主导作用 | 第37-39页 |
·强化家庭诚信教育的基础地位 | 第39-40页 |
·强化社会诚信教育的保障制度 | 第40-41页 |
·高校大学生诚信评价体系的构建 | 第41-47页 |
·大学生诚信评价指标设计原则 | 第42页 |
·大学生诚信评价指标体系的确定 | 第42-44页 |
·大学生诚信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 | 第44-45页 |
·大学生诚信评价得分值的确定 | 第45-47页 |
结论 | 第47-48页 |
参考文献 | 第48-50页 |
发表文章目录 | 第50-51页 |
附录 大学生诚信现状调查问卷 | 第51-53页 |
致谢 | 第53-54页 |
详细摘要 | 第54-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