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 第1-5页 |
中文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12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2-15页 |
第2章 综述 | 第15-21页 |
·炎症反应与 CHD | 第15-18页 |
·CD40/CD40L 与 CHD | 第18-19页 |
·结语 | 第19-21页 |
第3章 材料与方法 | 第21-27页 |
·临床资料 | 第21-22页 |
·研究方法 | 第22-26页 |
·冠脉造影及结果评价 | 第22页 |
·血样采集 | 第22-23页 |
·血浆 sCD40L 检测 | 第23-24页 |
·结果计算与判段 | 第24-25页 |
·生化及其他指标检测方法 | 第25页 |
·使用的仪器及设备 | 第25页 |
·替罗非班来源及用法 | 第25-26页 |
·统计分析 | 第26-27页 |
第4章 结果 | 第27-33页 |
·患者基线资料 | 第27-28页 |
·冠脉造影结果 | 第28页 |
·sCD40L 与冠心病临床类型、病变血管支数及 Gensini 积分 | 第28-30页 |
·sCD40L 与冠心病其他危险因素 | 第30-31页 |
·支架(Stent)置入、替罗非班治疗后 sCD40L 水平的变化 | 第31-33页 |
第5章 讨论 | 第33-38页 |
·sCD40L 水平与冠脉病变程度的关系 | 第33-34页 |
·sCD40L 水平与冠心病其他危险因素的关系 | 第34-36页 |
·支架(Stent)、替罗非班治疗后 sCD40L 水平变化及意义 | 第36-38页 |
第6章 结论 | 第38-39页 |
第7章 展望 | 第39-40页 |
参考文献 | 第40-46页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第46-47页 |
附录 | 第47-48页 |
致谢 | 第4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