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国家法、宪法论文--地方自治法论文

桂西北村寨治理与法秩序变迁--以合寨村为个案

内容摘要第1-9页
Abstract第9-21页
第一章 导论第21-47页
 一、问题的提出第21-24页
 二、主要概念之界定第24-28页
  (一) "治理"与"乡村治理"第24-25页
  (二) "秩序"与"法秩序"第25-27页
  (三) "桂西北"与"乡村"第27-28页
 三、相关研究的回顾与总结第28-41页
  (一) 对中国乡村社会变迁史的研究第29-33页
  (二) 对村治和基层政权建设的研究第33-37页
  (三) 对乡村社会规范与秩序的研究第37-41页
 四、研究的视角、方法与材料第41-47页
  (一) 研究视角的选择第41-44页
  (二) 研究方法和资料第44-47页
第二章 桂西北乡村治理的历史演变第47-87页
 一、传统社会的国家、宗族与士绅第47-64页
  (一) 国家权力对乡村社会的控制第47-52页
  (二) 乡村权威与自治传统第52-59页
  (三) 乡村社会法秩序的多面第59-64页
 二、社会变革时期的乡村治理第64-81页
  (一) 晚清团练的兴起和绅权的扩张第65-68页
  (二) 清末民初乡村治理的变迁第68-73页
  (三) 红色风暴与苏维埃乡村追求第73-76页
  (四) 新桂系"三自政策"与乡村自治第76-81页
 三、乡村秩序的裂变与震荡第81-87页
  (一) 建国初期政权下移与秩序重组第82-84页
  (二) 人民公社时期乡村的组织结构与权力网络第84-87页
第三章 民主治理的兴起与深化第87-127页
 一、合寨:桂西北的一个村寨第87-94页
  (一) 村寨的时空环境第87-90页
  (二) 村寨的文化传统第90-93页
  (三) 村民的生活世界第93-94页
 二、村民自治的缘起和推广第94-110页
  (一) 权力真空下的"失范"状态第95-98页
  (二) "静悄悄的革命"从这里诞生第98-104页
  (三) "合寨现象"的普及和推广第104-109页
  (四) 村治缘起:偶然,还是必然?第109-110页
 三、民主治理的主要成效第110-127页
  (一) "小票箱"与民主选举第111-115页
  (二) "小人大"与民主决策第115-118页
  (三) "小宪法"与民主管理第118-119页
  (四) "小纪委"与民主监督第119-122页
  (五) 民主治理的合法性分析第122-127页
第四章 村治变迁中的权威与秩序第127-176页
 一、社会权威与村寨权力结构第127-141页
  (一) 传统型权威的弱化与更替第127-133页
  (二) 承上启下的体制内村寨权威第133-138页
  (三) 体制外权威与普通村民第138-141页
 二、规则之治与乡村社会控制第141-161页
  (一) 村寨社会的制度性规范第142-149页
  (二) 村寨社会的习惯性规范第149-155页
  (三) 国家法律与民间规范的互动第155-161页
 三、纠纷解决与村寨秩序的维系第161-176页
  (一) 纠纷样态及其解决途径第161-170页
  (二) 民主协商的解纠机制第170-174页
  (三) 无需法律的秩序?第174-176页
第五章 转型期村寨治理的困惑与选择第176-202页
 一、村寨民主治理的多重困境第176-188页
  (一) 多元价值取向及其利益表达第176-180页
  (二) 乡政对村治的侵蚀与自治权的行政化第180-184页
  (三) 村治参与凸显不确定性第184-186页
  (四) 民主法制意识亟待提高第186-188页
 二、现代化进程中的村治创新与秩序构建第188-202页
  (一) 在新农村建设中推进村治创新第188-194页
  (二) 法治视野中的村寨秩序构建第194-198页
  (三) 村寨民主治理价值的再认识第198-202页
余论:从书斋到田野第202-211页
附录:合寨村治及法律生活状况调查问卷第211-216页
致谢第216-219页
参考文献第219-236页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第236-237页

论文共23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道德何以成为法律--以美国公务员道德立法为视角
下一篇:代孕关系的法律调整问题研究--以代孕契约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