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生物科学论文--分子生物学论文--基因工程(遗传工程)论文

抗菌肽OncorhyncinⅡ的克隆及其在毕赤酵母中的表达、纯化及抗菌机制研究

中文摘要第1-15页
ABSTRACT第15-18页
符号说明第18-20页
第一章 前言第20-33页
 1 抗菌肽的来源第20-21页
 2 抗菌肽的结构第21-22页
   ·一级结构第21-22页
   ·二级结构第22页
 3 抗菌肽的分类第22页
 4 抗菌肽的生物学活性及作用机制第22-26页
   ·抗菌作用第22-24页
   ·抗肿瘤作用第24-25页
   ·抗真菌作用第25页
   ·抗病毒作用第25页
   ·抗寄生虫作用第25页
   ·抗氧化作用第25-26页
 5 抗菌肽的应用第26-29页
   ·在医药行业的应用第26-27页
   ·在饲料添加剂行业的应用第27-28页
   ·在食品和化妆品行业的应用第28页
   ·在转基因领域的研究第28-29页
 6 抗菌肽重组表达系统第29-31页
   ·大肠杆菌表达系统第30页
   ·酵母表达系统第30-31页
 7 本课题拟解决的问题第31-33页
第二章 抗菌肽OncorhyncinⅡ基因的克隆及毕赤酵母表达载体的构建第33-57页
 1 材料第33-35页
   ·菌株及载体第33页
   ·培养基第33-34页
   ·分子生物学试剂第34页
   ·常用试剂配制方法第34-35页
   ·常用的仪器设备第35页
 2 实验步骤与方法第35-47页
   ·目的基因的获得第35-37页
   ·目的基因的克隆第37-38页
   ·毕赤酵母表达载体pGAOnⅡ的构建第38-43页
   ·表达OncorhyncinⅡ毕赤酵母工程菌株的构建第43-47页
 4 实验结果第47-54页
   ·目的基因的获得第47-48页
   ·毕赤酵母表达载体pGAOnⅡ的构建第48-52页
   ·表达OncorhyncinⅡ的毕赤酵母工程菌株的构建第52-54页
 5 讨论第54-57页
第三章 抗菌肽OncorhyncinⅡ在毕赤酵母中表达生物学活性及发酵液稳定性研究第57-77页
 1 材料第57-58页
   ·菌株第57页
   ·试剂第57页
   ·培养基的配制第57-58页
   ·常用试剂配制方法第58页
   ·主要仪器设备第58页
 2 实验步骤与方法第58-64页
   ·重组抗菌肽的表达及鉴定第58-60页
   ·重组抗菌肽抗菌活性的初步研究第60-62页
   ·抗菌肽稳定性研究第62-63页
   ·重组毕赤酵母摇瓶发酵条件优化第63-64页
 3 实验结果第64-75页
   ·重组抗菌肽OncorhyncinⅡ在酿酒酵母工程菌中的表达第64页
   ·重组抗菌肽抗菌活性研究第64-69页
   ·对发酵液中抗菌肽的稳定性研究第69-75页
 4. 讨论第75-77页
第四章 抗菌肽OncorhyncinⅡ的分离纯化及性质研究第77-87页
 1 实验材料第77页
   ·试剂材料第77页
   ·仪器设备第77页
 2 实验方法第77-79页
   ·抗菌肽OncorhyncinⅡ的纯化第77-78页
   ·Bradford法测定纯化后目的多肽OncorhyncinⅡ含量第78-79页
   ·抗菌肽OncorhyncinⅡ的稳定性试验第79页
   ·抗菌肽OncorhyncinⅡ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IC)测定第79页
 3 实验结果第79-85页
   ·抗菌肽OncorhyncinⅡ的纯化第79-81页
   ·抗菌肽OncorhyncinⅡ的活性第81-83页
   ·抗菌肽OncorhyncinⅡ的浓度测定第83页
   ·抗菌肽OncorhyncinⅡ的稳定性试验第83-84页
   ·抗菌肽OncorhyncinⅡ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IC)测定第84-85页
 4 讨论第85-87页
第五章 抗菌肽OncorhyncinⅡ的抗菌机制研究第87-97页
 1 实验材料第87页
   ·试剂材料第87页
   ·常用试剂配制第87页
   ·仪器与设备第87页
 2 实验步骤与方法第87-90页
   ·抗菌肽的抑菌动力学研究第87-89页
   ·观察抗菌肽OncorhyncinⅡ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细胞形态的影响第89-90页
 3 实验结果第90-95页
   ·抗菌肽OncorhyncinⅡ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生长曲线的影响第90-91页
   ·抗菌肽OncorhyncinⅡ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细胞通透性的影响第91-92页
   ·活细胞成像系统观察OncorhyncinⅡ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细胞形态的影响第92-94页
   ·透射显微镜观察OncorhyncinⅡ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细胞形态的影响第94-95页
 4 讨论第95-97页
总结第97-98页
参考文献第98-103页
致谢第103-104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104-105页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第105页

论文共10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环境基因组来源糖苷水解酶异源表达与底物催化特异性研究
下一篇:生物学分类方法的哲学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