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科学、科学研究论文--世界各国科学研究事业论文--中国论文--地方科学研究事业论文

扬州市科技创新能力评价与提升研究

摘要第1-3页
ABSTRACT第3-8页
1 导论第8-20页
   ·研究背景和意义第8-9页
     ·现实背景第8-9页
     ·理论背景第9页
     ·研究意义第9页
   ·国内外研究综述第9-16页
     ·国外科技创新理论的演进第10-13页
     ·国内科技创新研究动态第13-15页
     ·简单评述第15-16页
   ·论文的研究方法和内容第16-18页
     ·研究方法第16页
     ·研究内容第16-18页
   ·可能的创新第18-20页
2 扬州市科技创新能力现状概述第20-26页
   ·扬州市区域发展特点第20-21页
     ·扬州市经济基础第20-21页
     ·扬州市地理区位第21页
   ·扬州市科技创新现状第21-25页
     ·科技创新政策环境第21-22页
     ·科技创新体系第22-23页
     ·科技创新成果转化第23-25页
   ·小结第25-26页
3 城市科技创新能力评价的指标体系及组合评价模型第26-41页
   ·相关理论及概念第26-30页
     ·城市创新系统第26-27页
     ·城市创新能力第27-28页
     ·科技创新的内涵第28-29页
     ·城市科技创新能力内涵第29-30页
   ·城市科技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第30-34页
     ·城市科技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第30-31页
     ·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第31-34页
   ·城市科技创新能力的组合评价模型第34-41页
     ·方法选择第34-38页
     ·模型构建第38-41页
4 扬州市科技创新能力的评价研究第41-66页
   ·基于组合模型的扬州市科技创新能力评价第41-48页
     ·数据的收集及样本的选择第41页
     ·主成分分析评价结果第41-44页
     ·综合指数法评价结果第44-45页
     ·组合评价结果第45-48页
   ·13个城市科技创新能力的比较结果分析第48-54页
     ·各城市科技创新能力的组合评价结果分析第48-50页
     ·四个一级指标的组合评价结果的分析第50-54页
   ·基于聚类分析的扬州市科技创新能力评价第54-66页
     ·聚类分析过程及结果第54-56页
     ·扬州市与科技创新能力较强的4个城市的比较(2010)第56-60页
     ·扬州的比较优势第60-62页
     ·扬州的比较劣势第62-66页
5 提升扬州市科技创新能力的建议第66-73页
   ·建立多元化的科技创新投入体系第66-68页
     ·加大政府科技投入第66-67页
     ·促进企业成为科技投入主体第67页
     ·促进风险投资向科技资本转变第67-68页
   ·建设高素质的科技创新人才队伍第68-70页
     ·留住人才是前提第68-69页
     ·吸纳人才是关键第69-70页
   ·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第70-71页
     ·积极推进政产学研合作第70页
     ·优化科技中介组织的服务功能第70-71页
   ·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第71-73页
     ·加快服务业融合发展第72页
     ·打造现代服务业集聚区第72-73页
6 总结与展望第73-74页
   ·本文的主要工作第73页
   ·展望第73-74页
参考文献第74-77页
致谢第77-78页
发表论文及参加科研情况说明第78-79页

论文共7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旅游景区弹性管理研究--以瘦西湖景区为例
下一篇:我国上市公司股利政策研究--基于利益主体博弈视角